APP下载

在构建道德课堂背景下物理学科教学的逻辑思考

2013-04-29屈朝辉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屈朝辉

【摘要】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既要遵循新课程道德课堂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遵循物理学科内在教学规律。物理教师首先要深刻把握物理学科学科特质,新课程道德课堂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得到落实,物理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才会更有成效,师生才能在课堂上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和乐趣。

【关键词】道德课堂 物理教学 逻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64-01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观照下,如何让推动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师生教育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还要从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上澄清问题的实质,以便更清醒地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确保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能够实现。

对新课程实施的经验总结和深入思考,催生了道德课堂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形态。这一理念的核心要义是要以合乎“道”的方式至于“德”之目标,核心价值取向在于能够让师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能够共享教育现在带来现时的愉悦和未来师生发展的幸福。为此任何学科的任何一位教师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的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教师面对每一节课,对这三个问题是否能清醒的把握,事关教师备课的深度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因此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对于上好每一节课,意义重大。这三个问题呈现出简单的课堂教学逻辑思路是:去哪里?怎么去?到没到?对这些教学基本问题的思考越透彻,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过程的规划就越合理,教学效果就越好。

要回答去“去哪里?怎么去?到没到?”三个问题,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价值取向差异很大,物理学科教师应该基于物理学科属性对这样三个问题的进行思考,对这样三个问题的判断结果应具备物理学科特色,否则很难回答好这三个问题。从现实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注重变教为学,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物理课堂把学生淹没在题海的现状总体没有改变,距离考试越近物理教学应试功利性就越强,就越偏离教学“道”的方式和“德”的目标,物理课堂鲜见学习愉悦的呈现。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物理教师对“去哪里?怎么去?到没到?”三个问题解决的还不够好。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物理学科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属性,作为物理学科本身应有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应是我们首要关注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物理教师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的前提。

物理学是一门高度追求真、善、美完美的统一自然学科。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师审视任何一节物理课时有必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我们要面对的物理现象或问题,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是什么?究竟应该作何理解?(2)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内在有什么联系?(3)这些现象和规律对于认识自然界有何启示(认识论意义)和造福社会有何意义?这样思考问题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每一节教学内容置于物理学科大背景去审视,有助于我们开发每一节课内在的学科价值,使我们每一节课更能彰显物理学科特性和魅力。

新课程理念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物理课堂产生些许积极的变化,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包括创新能力在内学科素养应得到明显提升,然而教学实践表明我们课堂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特性进行,要切实尊重物理学科特性,秉承新课程教学理念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构建道德物理课堂的必由之路。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课堂观察应有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是否有效;维度二、教师教学,教师如何教,是否适当;维度三、课程性质,这堂课是什么课,是否具有学科属性;维度四、课堂文化,课堂整体给人感受美或不美。这样四个维度既关照了课堂的学科属性,更体现了新课程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构建道德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教师教学中对前两个维度都很重视,但是对后两个维度研究还不够,使我们的课堂具备新课程课堂的外在形态,但凸现学科特性的独特文化内涵明显欠缺。久而久之,我们的物理课堂又落入应试课堂的巢臼,本应融情智美和感性美于一体生机勃勃的物理课堂变得灰色、乏味,课堂充斥着单调的习题,学生在物理课堂没完没了的审题、解题中,如何体味物理课堂学科的魅力,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甚至在无形中被抹杀。这与我们构建高效乃至道德课堂的初衷相距甚远。

作为物理教师,探讨物理学科学科特质,建设我们课堂独具学科魅力的学科文化,使我们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实施、构建道德课堂必须要面对并首要解决的课题,要解决好这个课题,就必须结合每一节课解决好物理学科内的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什么用?”。“是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弄“准”;“为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吃透”;“什么用”的问题教师要辅助学生把知识“悟活、用活”。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走进物理现象,认知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体验思维乐趣,感悟自然哲理的过程,理清这些问题我们再去思考每一节课“去哪里”、“怎么去”、“到没到”的问题,便会豁然开朗。

备好物理课是教师上好物理课的前提,解读好物理教材和课标是备好课的前提,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遵循物理学科内在逻辑和新课程教学普遍规律,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智性美的课堂,是走向物理道德课堂的应由之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沐浴在物理学科文化氛围中,感悟物理课堂独有的美,享受物理学习特有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2]田宝华.《道德课堂:内涵、实践与思考》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设计实践
幼师物理教学反思
利用实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