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3-04-29张良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指导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张良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本文笔者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主要通过加强科学引导、强化方法训练、注重有机结合等几方面,研究并提出当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策略;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居于语文素养的核心地位。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的目的。然而,目前不少学生语文成绩差,提高困难,归根结底是由于阅读能力缺失。这表明阅读能力的培养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需要加以改进和加强。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思考。

一、实施正确引导,使学生爱上阅读

不可否认,受当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视学习为负担,“为考试而学”现象比较突出。高三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将课本全部撕毁或付之一炬的案例在媒体的报道中并不鲜见。这充分折射出这些学生的学习观存在严重偏差。可以想见,在这种情形下,阅读显然远未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生活方式。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极端重要性。

与此同时,受“读图时代”的熏染影响,不少学生热衷于“快餐式阅读”,乐此不疲地看卡通漫画类书籍,久而久之对于增强阅读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因此,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爱学、乐学,能够在读书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快乐。二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尤其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读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加强方法训练,使学生阅读得法

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也是如此。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和指导,主要做法有:

(一)培养一系列良好阅读习惯

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帮助和督促学生学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做到勤查字典、愿查字典。在读书过程中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利用圈画、批注等方式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做阅读卡片,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读书汇报会等。

(二)开展专题(专项)训练

既可以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在课上专门拿出时间,围绕培养快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开展专项训练。

(三)让学生亲近书籍

一方面是实现“书籍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在班级教室里设置小图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藏书带来与同学们分享,开展“图书漂流”,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建设开放式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室)一定要做到开放式取阅,全天候为学生提供服务。此外,教师还应在《语文课程标准》分学段提出的推荐书目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择优推荐适宜学生阅读的书目,供学生选择性阅读,以拓宽视野、增加积累,丰富精神世界。

(四)开设阅读指导课

在一定阶段,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单元文本特点,梳理一段时间以来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设有主题、有目的性的阅读指导课,传授精读、略读、默读、速读和浏览等阅读方式,集中讨论同类文章的写作手法、风格特点,总结提炼写作规律、技巧等。

上述这些做法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逐渐得到提高,随之语感获得增强,知识积累不断丰厚,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三、注重有机结合,使阅读拓展时空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1.课内拓展。作为中国人,学生学习母语绝对不是“零起点”,学生所生活的语言环境已经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何克抗教授所倡导的“跨越式实验”采用“211”教学模式,即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20分钟用于讲解分析课文,另外两个10分钟则分别用来进行扩展阅读和写作训练,收到了显著效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课外延展。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学生中间,在整个中小学时代除了教材和教辅书外,一本课外书都不读的学生不算少数,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阅读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了,因此,加强阅读的课外无限延展显得非常重要而且迫切。

(二)书籍与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最直接的体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书本知识回归生活实践,达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升华。

(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古人倡导的读书方法。如果读书不伴随着深度思考,那么即使学富五车,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两脚书柜”而已。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验“思想的盛宴”,而坚决避免读死书,坚决不当“书呆子”。

综上所述,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个关键,在引导学生喜爱阅读上做文章,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上下工夫,学生一定能够爱读书、会读书,逐渐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这种能力和素养将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指导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