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图示法求面积”的教学反思
2013-04-29於晶晶
於晶晶
一、教学案例
在用图示法求面积的练习课上,笔者出示了一道改编例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50米。扩建校园后,操场的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50米。请问,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构思解题思路,算出操场增加的面积。
审题后,学生们开始边画、边想、边说。不一会儿,李虎出示了他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介绍了他的解题思路:“根据画出的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操场增加的面积。我们可以用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减去原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来求得。列式为:(80+20)×(50+50)-80×50=6000(平方米)。”
马红紧接着说:“我们可以把阴影部分分解成三个小长方形A、B、C,如图2所示。那么,操场增加的面积就等于A、B、C三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
马红的话音未落,秦畅迫不及待地说:“这样做很麻烦,我们可以只分成上、下两个小长方形,或者分成左、右两个小长方形,再求出它们的面积和就行了。因此,操场增加的面积是:(80+20)×50+20×50=6000(平方米)。”
受到秦畅解题思路的启发,孙敏说出了他们小组商讨出的解题方法:“由于分成的上、下两个小长方形的宽都是50米,所以可以把上面的小长方形C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与小长方形A相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3所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操场增加的面积,即(100+20)×50=6000(平方米)。”
“你們的想法很不错,运用图形旋转的方法,找出了新颖的解题方法。”笔者表扬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又提问:“你们还能想出其他的解题思路吗?”笔者用彩色粉笔突出了图中的数据,启发学生的思考。
经过一番思考,韦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发现图中数据80是20的4倍,正方形的边长是50的2倍。按照这种数据关系,我们可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个小长方形,而阴影部分正好是其中的6个小长方形(如图4所示),所以操场增加的面积为100×100÷10×6=6000(平方米)。”
韦佳的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大家都觉得这种解题方法比较简便。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向思维敏捷的叶智补充说:“我想到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可以直接把阴影部分平均分成6个小长方形,长方形B就正好是其中的一个,如图5所示。这样能口算出操场增加的面积是20×50×6=6000(平方米)。”
最后,笔者总结说:“图示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用它求图形面积时,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图形及数据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获得解题的思路,而且还能通过变换图形的形式,找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二、教学反思
(1)笔者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稍微改动课本中一道练习题的数据,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不同解法的空间。
(2)用图示法求图形的面积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只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运用不同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能教会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得出求差、分解、旋转等分等解题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渗透了变换、转化等分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3)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求异、创新的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新精神。出示练习题后,笔者没有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启发学生探寻新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在已有的分解图形求解的基础上,运用旋转合并法得出新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根据图中数据间的关系,找出等分法;还有的学生大胆创新,找出了更巧妙的解题方法。在这一堂课上,学生的求知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深层次的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九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