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优化教学环节
2013-04-29沙志强
沙志强
在数学教学中,“满堂灌”和“满堂问”的传统教学模式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提问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相互提问。下面,笔者根据各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就如何设问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在新课引入中设问,激發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的引入环节中,教师应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利用学生关心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想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如“今天以后的22004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二项式定理的浓厚兴趣。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中均设有导入语,教师应重视这些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加以拓展和延伸。另外,教材中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也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有利的设问条件。
二、在探究过程中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设问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
数学解题方法有很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追求一题多解,那么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学生有时会因为碰运气而成功地解决了一道习题,就认为这种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数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问,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三、在范例教学中设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范例教学理论,要求让学生通过范例来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把生活态度、科学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和谐统一起来。范例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范例教学中注重设问,挖掘问题本质,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再现、创造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问,帮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进行小结,哪怕“字字珠玑”,结果也会“平平淡淡”。因此,在小结中,教师应精心设问或深化问题,帮助学生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如在小结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制造悬念,将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先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的方式,甚至还可以在课堂结束时不做小结,把小结当作学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外独立完成,再由教师集中评阅。
数学问题包含数学习题,但数学问题绝不等于数学习题。提问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所以,设问应该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发展的史料、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等多方面的教学素材中提炼出来,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现实真理性”与“模式真理性”的双重价值,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励学生不断追求,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数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