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2013-04-29李深
李深
摘 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完善机构,健全组织,而且需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周密制订的活动方案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享受大课间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大课间活动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制订方案;强化管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效果。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设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副班主任辅助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计入校“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值日行政人员负责主持大课间操体育工作、检查体育教师、班主任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问题。
2.体育教师职责及安排:
(1)职责:主持出操教师要求声音洪亮,干脆利落,口令到位,不要拖泥带水,每次做完早操、课间操进行小结。(2)安排:按要求到指定地点指挥学生。
3.班主任职责: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操的认识,协助学校把课间操纪律搞好。(2)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操各项活动,尽量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3)做课间操时,班主任必须在本班队伍的前面观察本班做操情况,协助体育教师管理本班大课间操活动。(4)退场时,班主任必须和本班队伍同时离场。
三、制订方案,周密有序
活动方案: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40分钟。分两个时段,前10分钟先集中做操,再进行自编的校园集体舞,后30分钟各班按规定路线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下雨天则在教室里做各班自编的室内操,开展棋类活动以及一些室内游戏。
随着季节的变换,师生活动的内容不定期更改。冬季长跑是我校固定的内容之一。还有多项的小型竞赛,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每个班级也可根据本班实际与学校进行协调,给班主任和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合理规划场地、器材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24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我们精心制订活动轮流表,以一星期为一个周期,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当然,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进行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全防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各班要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能高度重视,认真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各班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辽宁教材编写组.大课间活动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春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