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2013-04-29童树喜

考试·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评改积累实践

童树喜

摘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写作材料 , 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要给孩子空间,让其能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改变以往作文评改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同时教师不应只是"站在岸上吆喝",也可以尝试下水作文实践。

关键词: 兴趣;积累;评改;实践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乡村小学的重难点.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作业。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通顺完整的一句话,到书面造句再到看图写话,都是作文的开端。然而,小学生受知识积淀和年龄的限制,作文时经常是抬笔无话,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苦思冥想、抓耳挠腮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言之无物、思路不清、语序混乱、词不表意。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的教学,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呢?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对如何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培养习作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换言之,兴趣具有很强的内驱力及持久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只有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自觉性,因此,他们平时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素材等方面都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作文时,定会是兴趣盎然。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笔者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贴近实际,科学命题。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兴趣?关键一点是作文一定要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作文命题要精心设计,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命题要尽量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像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一吐为快的劲头。

1.2 重视交流 由说到写。

作文指导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通过在全班引导交流,组织讨论,交流写作角度,广泛开掘对生活的认识,由说到写,激发写作兴趣。如写《童年往事》,写作之前启发学生讲故事,交流个人的童年生活片段,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流之后,打开了思路,学生思维活跃了,心里兴奋了,以前储存的生活感受便一下子涌现出来。

1.3 合理利用图片。

电脑的普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可以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一些有 趣的动物、美丽的花卉、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光等类型的图片。有很多的东西是乡村 小学生从未见过的,必然产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细心观察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比如,让低年级的学生观察某种动物的形状、颜色 、动作如何,它长得像什么,你是否喜欢它。让学生自己讲,然后学生评价补充,老师补充说明它的习性,爱好、生长环境等。再次让学生用一段完整的话介绍这种动物,师生在进行评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出示风景画 ,指导学生观察远处的山、近处水,天上的云、空中的鸟,以及图中的亭台楼阁是什么颜色、形状、动态。应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按怎样顺序,怎样才能把画面描绘得逼真。让学生 边说补充,之后让每位同学写下来,再找不同水平的学生读自己的 文章,好的给予肯定,不足的给予 指出并鼓励他们修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 解决了学生作文 思路不清,语序混乱,词不达意的一部分问题。

2 积累写作材料

个人以为, 目前小学生中害怕作文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言之无物。因此,不少学生作文常常出现"假"、"大"、"空"、"抄"等現象。究其原因,有些同事认为一是乡村学生生活面狭窄,见识少,缺乏丰富的素材。二是因为资料少,课外阅读量不够,并且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缺乏家庭的培养和语言的沟通,在这两方面都不如城里学生。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我想,事情并非如此,乡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秀美的公园,但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涓涓细流,飘香果园,袅袅炊烟等等,也别有一番风情。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儿童积极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生活,体会情感,有意识的去发现、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

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在指导儿童积累素材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2.1 利用活动积素材。

小学生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容一般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很多时候学生对发生的事却感到没什么可写或者无从下手。于是,我经常让学生亲临其境,参与体验各种学校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引导观察、加强指导,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和校内劳动实践。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如《快乐的劳动》、《校园除草》《课间十分钟场景描写》这类作文,假如不让学生亲自实践,他们理不出头绪,也谈不上感受。

2.2 留心生活找素材。

创作来源于生活,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学生的生活圈乍一看很有限,事实上,农家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事事有文做,时时有作文,世间处处皆情景,鸡毛蒜皮皆成文。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细心体验生活,提醒学生常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慧眼"去发现,用心去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潜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提高展现美的能力。

2.3 忆生活、挖素材。

新课改中重点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术语,其实质内容是强调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寻求、发现、整理、运用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童年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有学生无穷无尽的遐思。俗话说,有厚积就有薄发,但对于思想稚嫩单纯的小学生来说,关键还得靠教师去启发和引导,从记忆中提取最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过往的岁月里追寻、挖掘、积累一系列生活感悟。然后再指导其写作,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良好的写作状态,动起笔来,就能娓娓道来,游刃有余。

2.4 广泛阅读,涉猎素材。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知识和生活的接触面都较为狭窄,如将阅读范围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不去吸收优秀的文学作品,写作能力必定受到限制,故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在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和捕捉素材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广泛阅读并吸收营养,拓宽知识层面,丰富写作素材。

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该读哪些书,列些书目。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感悟、联想。选作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等等。我在班里设置了"小小图书角",征集学生的图书写上名字后放入橱柜可供全班传阅。同时,班里订有多种儿童文学方面的杂志来补充,这样就有了共享资源宝库。

同时,在班里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故事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热点问题研讨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阅读与写作情况。

3 放开学生手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即"我手写我心",是让儿童作文回归本真,呼唤儿童生命活力在写作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性表达,只有纯真自由,才能表露个性,抒发真情。雄鹰不会在笼子里自由高飞,只有在广阔的蓝天里才能翱翔。所以,老师就要对孩子放下束缚。本人在教学中往往淡化形式,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形式、字数等不作过多限制,使学生没有束缚,没有禁固,表达空间得以舒展,敞开胸怀,自如挥洒。他们的内心世界,童心童趣,便跃然纸上。在教学中尽量减少命题习作,而是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当然,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写作教学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教育的方向。放任自流不是真正的尊重,自由不是放任,自主不等于不要主导。习作训练要减少对形式的束缚,不等于训练没有章法。在具体的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拟题、立意,表达方式多样化。

指导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作文"为"我想作文",在小学作文指导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身教胜于言传

"身教胜于言教。"若教师没有切身的体验,便难于给学生切合实际的指导,作为教师,亲自"下水",与学生"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下水",亲自尝试了写作的甘苦,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因为深有体会,所以就能指在关键处,导在要害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任何优秀作文学选都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比任何的说教都更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教师首先打好腹稿,将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而在具体范文时,教师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更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当然,教师在"下水"作文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教师由于时间精力限制,不必篇篇下水,要有重点;教师的"下水"作文忌矫情造作,要有一定的示范性。

5 勤于实践

"舞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声"。作文光靠每学期几次的大作文很难达到提高的目的,须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反复训练,方能掌握写作技能,以至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最终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只有引导学生长期坚持练笔,对作文的实践性有深切的体会,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历练"的过程中自我提高,对作文产生兴趣。众所周知,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大学教育,但他在文学上却取得了杰出成就。这与先生生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笔耕,恐怕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

6 重视作文评改

作文是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情感的表达,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即老师自己面对学生作文。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学生才是作文评改的主人。评改作文时,教师可采取自主评改和交互评改方式。可以先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这样,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尝到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深起来。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多就少改、鼓励为主,善于发现文章中闪光点,多激励性评语。做到精批、面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精心面批,既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又要标出好词好句和好段。适当的写出眉批、旁批和总批,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

因此,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注重作文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优等生,要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对文章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又有高标准的指导意见。对于中等生要着重在其文章的各个方面能否达到习作要求,多用商量建议式的评语批改指导。对于后进生,要降低要求,只要做到不跑题、语句通顺即可。

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4] 刘雨, 张艳梅.小学生作文心理与教育策略[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l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6] 高子阳, 费秋林, 郭明霞.让100%的学生喜欢上写作[J].人民教育.2005(15-16).

[7] 张国良.新课改下推进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Z].2003.

[8] 张国良.例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Z].2005.

猜你喜欢

评改积累实践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