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

2013-04-29杨小静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杨小静

摘 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由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组成的四维结构。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格; 创新技能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然而,我国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在长期的改变或更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化、系统化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目前,国内外已有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应然层面的创新素质的规范研究,缺乏实然层面的专门针对创新素质结构及其基本特点的实证研究。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素分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大多为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缺乏理论模型的科学构建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

所谓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素质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在长期的改变或更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稳定、个性化、系统化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由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创新实践是基础,创新能力是保证,创新人格是核心,创新成果是标志。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相比,这一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点。与已有的反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四维结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更具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总的创新素质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在创新实践、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四个维度上的均值都为0、标准差皆为1,这说明调查数据的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抽样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为中等的占最多数。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大。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培养还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灌输轻素质培育的倾向。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个性发展不足,尤其是创新素质较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严谨的工作要求,不能愉快享受幸福生活和有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多项有关“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的反馈信息表明:大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创新人格,心理承受力和进取精神较差;缺乏创新技能,眼高手低。这急需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其次,对男女生的性别比较表明,男生在总的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女生。再次,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表明,在总的创新素质方面,一年级的大学生显著地高于二年级;在创新实践方面,一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其余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创新人格方面,一年级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的大学生,其余各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方面,二年级显著低于一、三、四年级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校门,对大学和大学生的状况并不十分了解,还不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对自我的创新素质状况评价较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自我创新素质水平定位趋于清晰、准确,并找准差距,奋起直追,创新素质各维度水平随年级增长而逐步提升。

此外,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的比较表明,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总的创新素质、创新实践、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方面都显著地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受到的家庭关注和培养培训等较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由创新实践、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成果组成的四维结构。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创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高校如何推进创新教育,笔者以为,目前,还是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地位。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创新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开设力度,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注重并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二,筹建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心,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训中心可分四大模块:一是创新技能训练模块,二是创新人格培养模块,三是创新实践模块,四是创新成果模块。各模块均适当聘请有关专家、专业教师和一线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加入,主要进行相应模块的研发、培训与测试。

第三,改革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变革和发展方式转型接轨,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实际结合的多样综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四,建构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推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发展。要实行全面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导向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促使大学生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和优化素质结构

总之,凡是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我们都要积极实行。中国人不乏聪明才智,只要大家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找出许多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来,就一定会使大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也就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责任编辑 杜和)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