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内部机制体制 促进高校协同创新

2013-04-29吴志文涂用凯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改革

吴志文 涂用凯

【内容提要】 机制体制建设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了协同创新,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内部机制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以期通过改革内部机制体制来促进高校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改革 高校 内部机制体制 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 本文系涂用凯主持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机制体制建设研究”(2012B0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志文,湖北大学发展规划与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涂用凯,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发展规划与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08-03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2011计划”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协同创新,同时也对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建设,“2011计划”更是将其作为两大重要任务之一,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可见机制体制建设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当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依然是“校、院、系、专业”的发展布局和学院实体型的发展机制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明显的优点,如资源较为集中,便于组织和管理;学术队伍相互熟悉,便于协作;学科科研方向集中,便于学科向纵深发展。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如管理体系的行政化导致机制缺乏活力,人员固化;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导致学院、学科之间壁垒重重,建设重复、效率低下;科学研究的封闭化导致思想保守,缺乏开放与创新意识,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能力低下等等。这些传统机制体制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的协同创新,因此改革高校内部机制体制成为当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改革动力机制,激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动力机制是促成和促进协同创新的基本条件,其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协同创新”的问题。动力机制引导、激励着高校内部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基础上的相互融合,其主要有利益的驱动、政策的推动和发展的需求三个方面。但目前高校的动力机制在这三个方面均存在不足:一是利益驱动不足,存在缺少利益刺激和利益分配均等化等现象;二是政策推进不足,存在激励和保障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三是发展需求不足,存在自身压力不足和不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动力机制不足限制了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限制了高校资源的合理便捷流动,禁锢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学科的集成创新,导致高校无法形成学科突破点、创新点和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并失去了与社会对接和服务社会的兴趣点与共生点。因此在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各创新主体以及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推进机制,为协同创新搭建各种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褒奖、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构建促进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1. 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是以协同创新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不仅引导协同创新的意愿,而且保障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将政策推进、利益驱动和发展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制定满足各参与主体需要、切合学校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策促进人事管理、科研转化、资源配置、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如加大经费投入、构建合作项目和平台、重视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放宽人才流动的限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等,在政策的推进和引导下,鼓励、刺激各主体充分释放和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由此引导并使各创新主体及其各方面资源产生强烈的协同意愿,最终形成自发、科学、合理、有效协同整合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疏通协同创新的渠道,减少各种资源协同创新的障碍,为协同创新搭建各种平台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保障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通过约束机制来增强协同创新的动力。建立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机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分任务的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参与主体和要素按照贡献度、有效性来享有利益和担负责任,做到责权清晰、奖惩合理,构建利益和责任紧密相连的约束机制;按照公平客观的原则确定差异化分配机制,通过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并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杠杆来激发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有序竞争,实现协同创新中的优胜劣汰,建立与利益相呼应、与责任相关联的压力性动力机制。

二、改革整合机制,提升协同创新的实效性

整合机制是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其主要解决“如何协同创新”的问题。整合机制通过合理的分工、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适时的约束规范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效益最大化。但目前单兵作战式的学院建设和学科建设独立性较强,各种资源分散于各个学院和学科,导致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影响到协同创新中资源的共享、整合和有效性的发挥。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设置的分散性问题。传统的机制体制导致人员、资金、平台等各种资源分散于各学院、学科甚至是专业,无法宏观统筹和整合利用;二是资源共享的贡献度、共享面不高的问题。由于资源的分散导致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程度较低,协同面较窄,无法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三是资源使用中责权利不明确的问题。层级制的管理方式和封闭型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资源共享和使用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责任划分、权力分配和利益分享的需求,极易导致协同过程中对资源的搭便车行为或过度使用的行为。

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制的不足既影响到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同时也影响到高校与其他协同创新主体的整合。突出表现为协同主体单一、力量单薄,由此导致协同层次较低、协同内容较窄、协同规模较小。

改革整合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人才队伍、基地平台、项目、经费等资源的协调与共享。对于这些资源的整合,一个方面是要达到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即在资源整合中,做到知识体系的互补性或融通性、共生性,人才梯队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基地和项目的支撑性、关联性,以及各种资源在体系中能够及时便利的流通。另一个方面是要达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即在资源运用过程中能够使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了整合各种资源,最为关键的是要改革现行的以学院条块分割为特征的树状结构的发展模式,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的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做到各种资源的便利快捷流通。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 构建合理的管理体制。从纵向上改革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的传统层级制管理体制,通过权力和资源的下放与分离来增强学院、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流动创设宽松的管理体制;从横向上改革学校行政权力主导的全能主义管理体制,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的机制体制,使得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行政权力主要为协同创新特别是资源的整合提供方向引导、政策支持和后勤保障,而学术权力主要侧重于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科体系的布局、学科发展方向的凝练、人才队伍和学科平台的建设等方面。

2. 构建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入竞争机制,从体制上搭建人才流动平台,畅通人才流动和共享通道,打破人才的单位依附和专有,构建弹性的人才管理体制,如聘任制、项目合作制、咨询制、交换制等等;建设开放式的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队伍模式,实行人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适当分离,鼓励交叉学科或跨学科人员的合理流动,实现科研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

3. 构建开放的平台共享机制。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建立面向全校的开放式的平台共享中心或鼓励不同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相互使用利用率高、共享面广的大型仪器设备,做到平台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4. 构建多元的合作机制。从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立一定研究项目进行专项投入,鼓励不同学科联合申报,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学科间、科研人员间的紧密联系;推进交叉学科或学科群的构建,并在顺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增长点;鼓励不同学科利用各自学科优势就科学技术前沿问题、行业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地区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文化发展的迫切问题等共同科技攻关。

三、改革评价机制,增强协同创新的科学性

评价机制是检验协同创新成效的体系,主要解决“协同创新程度和效果如何”的问题。其既是对协同创新进程的检查与督促,同时也是对协同创新成果的评判。目前高校发展中的评价机制主要是:自我评价、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主要是高校内部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科研管理制度、人事考核制度等来衡量,政府评价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奖项来衡量,社会评价主要是通过社会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来衡量。在这些评价机制中,高校主要是自我评价和政府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这样就会导致以下问题:一是评价的导向性侧重于学术评价,忽视了市场经济评价。主要考量的是科研成果数量与水平,淡化了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这与协同创新主要侧重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科技转化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原则有较大出入。二是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侧重于制定普遍性的评价标准,忽视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并由此要求的特殊性评价;侧重于高校内部的评价,如专家评价、学术规范评价等等,而忽视了高校的外部评价,如社会的影响力、应用性评价等等;侧重于科研的定量化评价,而忽视了科研以及影响高校发展的定性化评价。三是评价的对象比较狭窄,主要针对单个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学校的整体评价,缺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与创新的评价。

构建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体制,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

1. 构建应用性的评价机制体制。协同创新要求高校面向社会,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进行科学研究,突出协同创新的社会服务导向、创新的质量和贡献。所以,高校要突破过去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评价机制,构建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注重学术价值的同时应侧重于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突出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结合。

2. 构建多样性的评价机制体制。引入分类评价,针对不同学科的创新模式和成果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采取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学术评价与市场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构建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体制,除了加强和改革内部评价机制建设外,更主要的是构建协同创新的外部评价机制。将高校协同创新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转化纳入政府、企业、公众评价的体系之中,逐步建立政府评价、独立性机构评价、第三方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机制体制建设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工程,动力机制、整合机制、评价机制的改革与重构,既从纵向流程推进和保障协同创新的启动、进行和成效,也通过外在机制体制的建设理顺各种关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此激发协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内外结合,共同推进高校的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 黄红富.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J].江苏高教,2007,(5).

[2] 叶松等.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6).

[3] 孙俊华.促进技术转移和应用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大学,2009,(9).

[4] 曹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