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013-04-29苏莹燕
苏莹燕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除了要继续把好学生的语音、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等语言关外,还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量;快速阅读;阅读指导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明显重于知识考查,而在能力考查中,阅读理解是大头,且在其他题型中也包含着大量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成分。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除了要继续把好学生的语音、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等语言关外,还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阅读量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尤其是语感的培养要依赖大量的阅读。读和听一样,是领会能力,是吸收书面语的手段。因此,必须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加大阅读量。加大阅读量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因此,我认为在选材时要遵循“短、杂、深”三个原则。“短”是指文章的篇幅一般不超过250个单词,七八分钟便可读完;“杂”是指题材和体裁多样化;“深”不是指生词多、难度大,而是指文章的内涵深、信息量大,最好含有言外之意,而且题目要设计得灵活、曲折一些。
二、加强快速阅读训练
学生之所以觉得阅读理解难,除了因为存在判断能力问题外就是速度问题。要想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大容量的试题,提高阅读速度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可以说,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提高短文的阅读速度是一个必要条件。计时阅读训练和限时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有效途径。
计时阅读是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记录下始末时间,然后计算出每分钟平均阅读的词数WPM(Words Per Minute)。因此,平时就应要求学生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这样做可以鞭策学生在阅读时专心致志,提高阅读速度。
除了让学生经常进行计时阅读训练外,还要定期进行一些限时训练,即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能理解题目。
三、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光有阅读速度而没有理解的阅读实际上等于零。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一)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有:注意力不太集中,边阅读边做小动作(比如笔抓在手上不停地转);阅读时爱用手或笔指着词句阅读,或读出声音来;遇到生词爱查字典;一字一字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过程中回头去看读过的内容,等等。因此,要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这些不良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五点:
1.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一开始阅读就要进入紧张状态,分秒必争,注意力高度集中,彻底改掉爱做小动作的毛病。
2.要学会视读
有声朗读比默读要慢得多,速度最快的是视读,视读可以避免发音器官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有助于集中精力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加快阅读速度。而有声朗读和默读则很容易使人产生疲劳而影响注意力和精力。
3.要学会掠读(skimming)
所谓掠读,就是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而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
4.要学会寻读(scanning)
不是毫无目的、毫无重点地阅读,而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快速阅读。在阅读短文之前,可以先把短文后面的测试题先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寻读”短文,边阅读、边捕捉文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点。
5.要学会扩大视幅(reading range)
视幅是指以某一行中的英文字母为中心,能最清晰地看清上下左右文字的幅度。在阅读时要学会“一目半行”,要以句子而不是单词作意义单位来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逐词阅读会影响速度和思路。
(二)要帮助学生提高推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综合能力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高考的新特点,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阅读短文时有时还要结合材料以外的天文、地理、历史、体育等常识去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牢记在心,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