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与设计
2013-04-29南晓芳
南晓芳
摘 要: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入手,以昌吉学院为例,描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现状,指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尚存在功利性;二是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尚未融合到院系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之中。针对问题构建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含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子系统,并提出昌吉学院需要将现有的教育实践纳入体系化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昌吉学院 创业教育实践 创业教育体系
一、引言
系统论告诉我们,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系统性强调的是整体性,经过系统策划后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才能体现出整体性的优势。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可用系统论来分析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以指导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其他具体实践活动。此外,高校的创业教育还要遵从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效果来自对自身规律的尊重,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等。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一定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转化人的活动的过程。因此,进行创业教育体系设计,必须遵从系统规律和教育规律。
二、昌吉学院创业教育的实践现状
开展创业教育有其一般性,但由于各高校办学类型及承担的主要任务不同,所以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层次与方式也应不相同。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目前昌吉学院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传统的师范类院校向非师范类转型。学校按照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当前经济形势在创业教育的领域开展工作,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来讲,经济管理系的创业培训开展较早,2010年引入了SYB创业培训课程,2012年又开展了企业家进课堂活动。主要实践有:一是企业采用项目、资金、技术援助等方式资助大学生创业,获得多方共赢;二是毕业生在政府主导的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中接受创业实践教育、享受优惠政策、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三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业大赛提升创业能力;四是组织毕业生参加SYB创业培训;五是在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创业;六是通过典型事迹宣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促使大学生转变观念;七是邀请区域内优秀企业家走进课堂,分享创业经历与经验,达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的目的。
三、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尚存在功利性
首先,没有弄清学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否需要重新制订的问题。创业教育的目标应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其实质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1]。因此,学校对自身办学定位和理念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对创业教育培养定位的阐述,不应该脱离开来,另树一帜。
其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例如出于社会就业压力原因,更加关注创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创业者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原因在于,推动大学生创业、开展创业教育,其核心要旨是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勇气、素质和能力。有了这种精神、勇气、素质和能力,如果学生自主创业,他们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即使学生不创业,而是在其他单位任职,创业教育的锻造同样会令他们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引进创业培训课程、引进企业家精神理念,与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对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完善,是为了弥补在过去的一元就业谋职教育中缺失或是不足的方面。
2.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创业教育尚未融合到院系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之中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在上文中列举的各种现实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它们从总体上来讲缺乏系统性,更多的是服务于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各种与创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还没有进入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首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短缺。例如,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引入合作模式开展创业培训,也有师资的压力。具有SYB创业培训教师资质者和实践经验的师资少之又少。
其次,对于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求职教育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处理。例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劃课程尚未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未有融合,由于文化背景及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模式的不同,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高校模仿与借鉴过来的创业教育课程,不能呈现创业教育的全貌,没有进行很好的学科渗透。
再次,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课程教材的受众不仅针对大学毕业生,也包括了其它需要创业的群体。它们与学校目前已有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材基本上处于各自独立的体系。
最后,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缺失,对创业教育既无过程性评价也无结果性跟踪,培训课程效果评估仅处在反应层。
四、构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
基于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探讨通过构建创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来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下文将对创业教育的体系进行初步的设计,分别从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来构建系统。
1.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创业教育的目标也是一个体系,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去构建。从横向来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品质的人才;从纵向来讲,应该培养哪些层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从对象来划分,纵向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其中高层级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企业家、中层级的目标是培养专业自雇型的大学生创业者[2]、低层级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大学生[3]。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可分为课堂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体系两部分。
(1)课堂教学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开设创业类理论教育课程,并将课程进行规范管理,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创业课程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这种途径是一种浅层次的教学体系融合,另一深层次的融合方法是在现有的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或者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比如在《金融学》的讲授过程加入创办小型企业如何融资的问题,在《管理学》中融入企业创业的案例;以商业计划书、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所学课程结课成绩。化学系可以开设“创业精神与化学企业”、物理系可以开设“设计者的创业精神”课程,讲授化工类、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创业、管理和营销。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学生的创业思维,掌握创业知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建议两种方式并行。
(2)课外实践体系
课外实践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要将创业教育纳入社会实践和实习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见习和毕业设计框架,主要分为校内课外实践体系和校外实践体系。具体内容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创业教育服务网站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指导,签约校外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基地,企业设立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供学生预创业,邀请成功创业者、知名校友、企业家与学生交流分享创业的经验等。
3.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资金场地保障、制度政策保障和社会协同体系。
组织领导保障包括:领导重视,学校成立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创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开展等;
师资队伍保障包括: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學术背景和科研能力,有创业实践经验或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在教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经过创业专业培训(如KAB、SYB讲师),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创业教育的要求,教师能够定期参加相关的交流活动,教师具有参与实践如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等。
资金场地保障包括:学校设立创业中心或推进创业教育的机构指导和实施创业教育工作;设立内外部创业孵化器及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成立创业研究会或创业者协会等创业类社团以及创业教育研究团队。相关部门给予学生创业信贷、税费优惠、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企业对学生进行创业资金援助等。
社会协同体系包括:学校联合政府和企业设立创业基金助推学生创业,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及竞赛;畅通社会渠道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畅通高校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渠道服务创业教育等。
4.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按照目标体系的要求应由若干过程性指标组成,按照上文的表述可分为一、二、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课堂教学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和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以课堂教学体系为例,分为专业课程和SYB课程两个二级指标,专业课程涉及开设创业类理论教育课程的数量和学时、开设创业模拟等实践课程数量及学时、以商业计划、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成绩的课程数、在现有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的课程数、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数等;SYB课程包涵SYB创业课程出勤率、参加SYB创业培训课程学生人数和学时、学生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人数等三级指标。
五、结语
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当从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入手,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保障和评价体系,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办学层次和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于昌吉学院来讲,需要将已经展开的实践活动纳入体系化管理,并且持续改进,以过程性指标为主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弄清创业教育现阶段所处的层次和主要任务,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3]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8(6):57,58-59.
[2]范龙,尹琦.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