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探索

2013-04-29马俊英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鼓励新课程理念尊重

马俊英

摘 要:课改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信念更新了,教育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相应更新。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下,师生互相尊重、认同鼓励、树立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三个要素。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自主学习;尊重;鼓励

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致使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均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所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灌输、呆读死记、生搬硬套的局面,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探索如下:

一、师生的互相尊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充分认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师生互相尊重的、能让学生自由思考的教学环境,并且做到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引导,为实现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为什么很多孩子存在厌学情绪呢?那多半是后天错误行为的结果,有些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他们知道尊重领导的重要性,但对自己的学生却“压不住火”,他们看似“很负责任”,对学生管理过严、责罚过重,不允许学生犯一点儿错误,要求学生听话,对听话的学生赞赏有加,培养出一批“小绵羊”,学生也确实比较规矩,教师自己还颇有“成就感”,但师生间失去了尊重与信任,使学生丧失了活力。这样的“负责任”不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任,而是对自己省心的负责任,表面上勤勤恳恳,本质上自私自利。这看似“成功”的教育却存在严重的隐患,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是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成长的,只要不是主观故意、危害严重,对孩子的错误要多包容,当然不是纵容错误、丧失原则。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权威的观点勇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认同鼓励,培养成就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成就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在不断的成就感的激励下,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形成良性循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的学生刘××,智力很好,学习成绩中等,但时常完不成作业,班主任也叫了家长,家长也很配合,父母双双请假放下工作来到学校,但在家长到来的第二天,他依旧没有完成作业。面对此状况,我们没有放任,而是分析他问题发生的原因:虽然他智力很好,也有自尊心、上进心,但由于父母均为干部,对其期望过高,致使他的自我效能感较低,觉得自己不行,学不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改变策略,由批评教育改为认同鼓励。第一步,找他谈心,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有取得优秀成绩的潜力,如果肯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面对老师的肯定,他自信心提高了。第二步,及时鼓励,对他课上积极的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给予肯定。成就感不断地激励着他,他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很多,不但逐步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毛病,还养成了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良好品质。在一次布置的练习题中,有一道题有难度,本想等第二天课上讲,但第二天一早,他兴冲冲地来找我,问这道题他做得对不对。当知道自己做对了这道难题时,他兴奋得脸都涨红了。成就感带给他快乐,并激励着他应对挑战。

三、树立目标是形成持久稳定的自主学习习惯的保障

或许我们觉得为祖国屹立于世界的强国之林而奋斗这样的话太空,离学生太遥远,但这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我国第一家中医院的创始人张锡纯曾说:“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就会有强大的动力。”我不失时机地讲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学生感兴趣了,顺势推荐名人传记,如:《华罗庚传》《罗斯福传》《林肯传》等,让胸怀国家、胸怀世界的伟人的事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

在树立高远目标的同时,也要帮学生制定出阶段目标,如每半学期、一学期都制定具体目标,尤其给成绩差的学生设定低些的目标,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成功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个学期的理念更新及教学实践,换来了学生乐学、主动学的新局面,虽辛苦但欣慰,愿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深入研究与完善学生学习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176.

[2]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一中)

猜你喜欢

鼓励新课程理念尊重
基于音乐学科的“精教活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