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小小“研究生”

2013-04-29任玲

神州·校长 2013年5期
关键词:夏令营课题研究生

任玲

问题

应试教育的弊端人所共知,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阻碍孩子想象力及独立思维能力发展,影响其后期人生知识结构及世界视野高度形成。而教育改革的彻底完成尚需时日,那么如何在现有教育环境之下保护、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及研究能力呢?云南省曲靖一中尝试了网络虚拟夏令营,也许不是首创独创,但颇多意趣,不妨了解一下。

在信息化教育进程中,多种资源的整合对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由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关注教育人士开设的教育、教与学、学科资源等网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何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条件,进一步开展各学段不同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来探明各种运用的边界条件,进而为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更为切实可靠的实践依据。

为此,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了网络虚拟夏令营,围绕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同时,进行教育教学特色网站评选活动。

我们了解到“网络虚拟夏令营”这一为孩子们架设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认为它操作性强又很有意义,就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们之间开始推行。

收获在过程之中

也许是对网络的神秘心存好奇,或是厌倦了“教师传授学生接收”的教学定式,学生非常激动,嚷着要做“研究生”!

对于一直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课本知识的学生而言,起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有能力做研究吗?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经过一些资料分析和研究,老师们制定了活动的目标、程序及相关要求。

二年级二班这个小组的第一次正规讨论开始了,任务是确立研究课题。二十几人凑在一起,讨论异常活跃,有同学对“少年问题”非常关注,他们最初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那些流落街头的少年找到一条出路,讨论中又把范围扩开了,最后确定为“问题少年情况分析与对策”的课题。

带队的任老师认为这个课题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同龄人的成长遭遇,能让他们了解“问题少年”形成的种种因素,给自己多一份来自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于是很支持。

“研究什么”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该考虑“如何研究”了。

学生们纷纷把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用邮件发给老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实施方案就诞生了:

设计调查问卷表和问卷项目,到法院等相关部门作调查采访,对中学生和社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获取资料、案例,进行现象分析。参与讨论,利用网络研讨室进行异地交流,探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成果应用设想: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关注现实生活,探讨少年问题,为解决少年问题提供建议。

晓草和几个学生设计了一份问卷表,准备到街道上随机调查采访,问题包括:你认为什么样的少年算问题少年?你觉得孩子的品德和学习哪个更重要?目前对孩子的评价多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社会对“问题少年”问题的重视程度怎样……

带队老师没有像平时授课那样过多地要求学生如何去做,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策划,共同讨论。带队老师只是一个联络员,必要时给他们提一点建议而已。

前期的工作很顺利,但是要把课题往前推进,还得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努力。首先是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从如何查询、搜索,到如何筛选、积累,大家都一起摸索。

晓草在“体会”中写道:“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在网上浏览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是一个相当枯燥的过程,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我有时看着屏幕上满篇的文字,真想马上把这些东西换成游戏,但想想老师,想想组员的努力和我们的目标,我又继续坚持着。”

采访法官那天,学生们早早起床,他们没有要求老师带领,拿着学校开好的证明,就朝着麒麟区人民法院出发了。他们分别采访了麒麟区人民法院青少年犯罪刑事审判庭的晏祥和庭长,以及青少年法庭的向辉法官。

法院热情的支持和接待可真让孩子们感动了好一阵子,法官为他们介绍了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一系列具体情况,发表了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那些很内行的见解也给孩子们许多启发,那些具体的案例中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悲剧,也使他们心灵震颤。

学生们听介绍,作记录,回来又把采访获得的信息以及感受在组内交流,老师看着他们那份投入和认真,觉得即使最后什么结论都没有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主动探究意识就已经十分可贵。

学生们到街上做随机调查,不是想象中“小儿科”的事情,而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对于提问,有的行人热心作答,也有的极为冷漠,还有的答完一半就不耐烦了。学生们回来分享经验时,有人说,“别人把我们当发广告的,根本不理睬。”另一个说,“就看你的技巧了!你礼貌一些,简洁一些,别人还是挺配合嘛!”

授之以善,授之以渔

钉子虽然碰了,不过胆子大了,经验也多了,前期工作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进行,当学生们掌握了大量现实和网络的资料以后,网络夏令营异地研讨交流会就开始了。

会上,各地专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策划者、课题的网络导师,还有很多异地的同龄人,就一个话题交流、探讨,同学们在其中和各界专家进行思想碰撞,获得很多启发,并得到一些操作方法的具体指点。

最后是撰写论文,这是学生形成研究结果和问题解决方案的最终环节,老师没有用标准论文格式严格要求,而是给予自由表达空间,注重开拓学生视野、创意和思想边界,这对学生今后人生观和思维方式建构很有帮助。

任老师说,从后面看来,这个问题少年的课题还是太大了,如果再具体一些,可能研究效果会更好,感触会更真切。也许在下一次网络夏令营中,他们在流程、深度和合理性方面会做得更完善。

学校应是一个为孩子建筑生命基础和传授学习方法的地方,授之以善,授之以渔。如何让孩子更准确地了解这个世界,以便更恰当地融入这个世界,有时候我们的做法也许应该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编辑 周杰

猜你喜欢

夏令营课题研究生
五味夏令营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