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要注意基本概念
2013-04-29查有梁
查有梁
课改成败六年可判
《麦肯锡全球报告——学校体系为什么成功》(见《校长》杂志2013年2期)指出:“无论什么地方,学校改革都可以获得进步,成效很可能会在六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这启示我们课程改革在试行了6年之后,即可判断成功与否,而不必等待很长时间。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到2012年,已经有60多年。这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平均7.5年左右进行一次。只有第4次课程改革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15年(1963~1978)。其次,就是第8次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超过了10年(2001~2012)。其他6次课程改革都在6年的周期左右。课程改革的周期超过6年,我认为都是因为有“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所致。
此次课程改革中,课程改革专家钟启泉教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为“三维目标”。
课程改革之初,这种“三维目标”就被作为所有的学科课程的总目标,进而又要求全国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落实三维目标”。这种运动式的课程改革,必然给基础教育带来损害。
在《教育研究》2011年9期上钟启泉教授发表了《三维目标论》,仍在坚持他的看法:“‘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但上述释义不具有内在逻辑的自洽。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中,并没有“三维目标”的提法。经过十年的试行后,2011年,正式公布的新修改的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更已经不再提“三维目标”作为课程的“总目标”了。一些学科的“课程标准”,甚至再次将知识与技能分为“二维”。
但我们有必要就“三维目标”做一个梳理判断。
课改维度的概念
什么叫“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初中学生就已经知道“一维”就是“一个因素”。如果“一维”里有多个因素,必然引起逻辑混乱。
十年课程改革之中提倡的“三维目标”,每一维都不是“一个因素”,而是两个,甚至三个因素。“三维目标”的每一维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含”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开始,内在逻辑上就缺乏连贯一致,这自然会在实施过程之中困难重重。课程改革十年之后,就有一项全国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是:75.4%的教师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钟启泉教授曾在《三维目标论》中写道:“我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类似于国际教育界‘认知目标、行为目标、体验目标的表述,体现了我国教学研究的进步。”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当然这种分类可以称为“三维”。每一维也是“单一因素”。基本概念是对的。但钟教授创造的“三维目标”,一维里面是多个因素,而且,三维之间重叠严重。
心理学家皮连生和吴红耘在《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一文中批评说:“教育目标被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从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来看,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其至教学过程相混淆,不仅概念含糊,而且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科学取向的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
钟教授在《三维目标论》中还表示:“‘三维目标是对传统‘双基论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崭新的学力观。”然而,文章中却借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量使用“扎实学力”、“基础学力”、“显性学力”、“隐性学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力”、“数理学力”等等新概念。这正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里严厉批判的“力的概念的滥用”。
至于钟教授在《三维目标论》中写道:“教育问题的研究不能满足于硬科学的线性研究,还需要软科学的非线性研究。事实上,‘三维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共同元素。”又说:“研究人类的‘混沌侧面的领域统称‘软科学。”等等,对“硬科学”、“软科学”、“线性研究”、“非线性研究”等等新概念的重新诠释,基本上都不正确。
维度的正确方向
举例来说,“知识与技能”不是“一维”;“过程与方法”也不是“一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不是“一维”。
在《教学论》之中,知识和技能,也从来都是作为“两维”来研究的。把“知识与技能”硬性定义为“一维”,这就是“创新”吗?在“知识”与“技能”这二维之中,就包含了“过程”,也包含了“方法”。钟启泉教授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维”,这就必然造成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时,有重复混乱和繁琐的现象。
2010年以来,教育学核心期刊上面发表了许多对于“三维目标”进行反思的论文。在一篇题为《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解读及三维目标描述建议》中写道:“三维目标都关注过程性与结果性双重属性,则必然因为过程性属性的相同而导致三维目标描述时的啰唆,甚至出现不同维度目标之间的纠缠不清。”
《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是肯定“三维目标”的,但在《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一文中坦诚地写道:“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专家讲不清楚、学校搞不明白的理论问题。”
很显然,要解决问题,必须建立在建构正确概念的基础上;如果基本概念都是错误的,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使用的概念是错误的,又怎能够引导课程改革成功?有学者建议说:“今后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深化研究应当把握以下几点:澄清核心概念,为寻求共识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有广阔的理论视野;深化课程论基础学科研究;系统、深入地消化、吸收相关学科理论和域外理论,合理整合不同理论间的逻辑关系。”笔者认为这正是第9次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好建议。
编辑 王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