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活动的大学实用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29罗国仕

考试周刊 2013年57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罗国仕

摘 要: 基于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实用语文能力,从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这一角度,构建实用语文教学模块,即经典阅读、实用写作和实践训练模块。三大模块紧密相连而又各有侧重。经典阅读模块重在“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和人文精神;实用写作模块重在“写”,旨在培养学生常用应用文和专业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实践训练模块重在“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 职业活动 高职语文教学 实用语文 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在高职阶段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但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上被边缘化了。以我院为例,有的专业将大学语文定为选修课,有的干脆不开设,以应用写作取而代之。即使开设大学语文,课时也不足,选用的教材是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压缩饼干”。大学语文遭遇尴尬,现状堪忧,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层面来看,重专业、轻基础这一思想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专业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就业难的形势长期存在,使学校层面格外重视专业教育。在设置课程、分配课时,专业课总是享受“优先”的待遇,基础课就只能充当“填空”的配角。当然,注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忽视语文的基础作用,一味把专业教育当做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却失之偏颇。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无法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教师层面来看,绝大多数对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实用性等特点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教学改革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只是一句空话。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片面地认为写好了公文、计划和总结、调查报告及条据类的应用文就能满足就业的需要。这样就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把语文局限于单一的程式化的应用文写作上,对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极为不利。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老师也会面临语言贫乏、底气不足的危机。

高职语文应设置“经典文学”模块,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弘扬民族文化,而且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开展“实用写作”模块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要贴近市场,强化经典阅读和实用写作功能,并且要增加实践训练模块,突出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实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分析及实用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并为其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活动对实用语文能力的要求

实用语文能力是一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岗位和创新发展的语文应用能力,它包括“语文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实用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重识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模式有本质的不同。高职语文旨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学习语文,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及实用文书写作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实现为专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的目的。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设置课程,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教学,从而使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语文必须走出学科教学的藩篱,主动融入职业教育的系统中。教学时理应同社会实际和职业活动挂钩,因为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相互渗透中“呈现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的态势”。因此,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衔接,另一方面要与职业活动相结合,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人文性,突出专业性,体现职业性。

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在职业活动中,那种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人文底蕴的专业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即动手能力强,人文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这一心理需求来看,职业活动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有文化、有后劲的职业人。因此,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内涵,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是高职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公共模块。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为今后从事职业活动准确的表情达意奠定基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浸润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格品位的过程中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这样,高职语文才能真正达到为就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的目的。

“现代职业环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链接越来越纷繁,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高标准高要求”。高职语文肩负着培养有文化的职业人的重任。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能局限于学科教学层面上的听说读写方面,而应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专业结合,使之相互渗透,打上专业的烙印。同时,还要模拟工作情景,加强实践训练。在“练”字上面做文章、下工夫,提高职业素养,增加就业砝码。这样设计有利于各专业根据需要灵活选学的模块化实用语文教学内容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实用语文模块化教改尝试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在高职阶段扮演“二为”的角色,即为专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从强化母语这一角度看,它应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延续与提升,从注重实用这一角度看,它应该为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服务。因此,高职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应同中学语文和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区别开来。我院集中语文教学骨干力量建设《大学实用语文》精品课,就是这一课改初衷的体现。我们通过灵活适用的教学模块组合,不仅使学生在新颖的视觉感受中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职业活动,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便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高职语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培养实用语文能力的需要。

(一)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首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锻炼思维,培养良好语感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外优秀文化的载体。追寻社会历史的脚印,聆听古圣先贤的心声,感受优美灿烂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可以自然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个性追求的愉悦。虽然经典阅读不能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但它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是隐性的,不能立竿见影。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得天独厚的人文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点,也是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立足点”。毋庸置疑,人文精神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为它对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经典阅读为公共基础模块,按主题归类,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分为“山水情思”、“人生感悟”、“世态逸事”、“学行砥砺”、“爱国奉献”等项目,项目下设若干篇章的赏析任务,入选文章不受体裁的限制,如“人生感悟”项目中可选择《春江花月夜》(诗歌)、《鸭窠围的夜》(散文)、《永远的尹雪艳》(小说)等。

此模块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在经典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专业学习和从事职业活动奠基。

(二)实用写作

实用写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处理公私事务能力,锻炼思维,培养应用文种实际写作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联系专业实际和社会生活,培养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实用写作能力,是实用写作模块教学的根本任务。一般来说,实用文种都有稳定的格式和习惯用语,显得枯燥无味。但是,在学习时只要融入专业内涵和实际生活,就能使之焕发青春,充满活力。如联系所学专业和个人实际写作求职信,根据工作需要写作公文、签订合同、开展社会调查并写作调查报告等,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得到强化,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接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显性的职业素质,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增强角色意识。

实用写作为专业学习模块,按照专业教学需要设计,以便灵活选用。可分为通用模块和专业模块。通用模块中分为日常应用、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应用文书学习任务。如日常应用项目中就包括调查报告、合同书、演讲稿等。专业模块又包含理工类、经贸类、管理类等项目。每个项目下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文书学习任务。如经贸类项目中就包含市场调查、广告文案、经济活动分析等。

(三)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涵发展的要求,应设计灵活多样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训练模块。作为大学实用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相对独立而又与其他模块紧密相连的,不应视其为理论教学的附庸或补充。开展实践教学应明确目的,制定实践训练大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且要认真研究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学生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践训练为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有诗歌朗诵、诗文赏析、社会调查、普通话比赛、演讲论辩、公文模写、模拟求职、规范汉字书写、毕业论文交流、大学实用语文精品课自主学习等项目。它既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于课内穿插在“经典阅读”和“实用写作”模块教学当中,实现教、学、练的有机结合,又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于课外开展,实现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训练,形成浓厚的实用语文学习氛围,学生在大语文视域中锻炼思维,培养口才,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掌握实用写作技巧,实现人格品位的提升和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最终将隐性的、显性的职业素质融会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开展大学实用语文模块化教学,为学生成人引路,为学生成才奠基,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时期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实现为专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这一目标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陆秀芬.试探大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其隐忧[J].文学教育(上),2007,(01).

[2]莫映礼.从申论考试谈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42-2008133285.htm.

[3]薛滩,王军红.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相互融合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5]黄远,李云慧.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11,(5):103.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
女性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高职语文微课教学
“三位一体”的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浅谈中职英语的阅读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高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