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消除学习生活中的自卑感

2013-04-29纪妍弛王清鸿

考试周刊 2013年57期
关键词:自卑感

纪妍弛 王清鸿

摘 要: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先天形成的,是自身无法改变的,而非智力因素是外在的,是多方面的。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本文对自卑感这一非智力因素作理论剖析。

关键词:自卑感 消极心态 学习生活

对学生学习成绩能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显而易见,智力因素是先天形成的,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实验表明,智力因素在学生形成性学习中并不起决定作用。事实表明,在学生后天性的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向、行为、个性、心理等。在这些因素中,“心理”作用的影响是首要的,老师经常教导学生,“你心里在想什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你之所以胡思乱想,都是心理在作怪”,这都谈的是心理因素。那么,在学生学习心理中,良好的精神状态之于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起关键作用,这恰恰是学生形成性学习的基础,自卑心理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形成的核心因素。本文就如何消除这种自卑心理作探讨。

尽管人人都不愿意自卑,但多数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运用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来抵抗自卑,这并不是真正消除自卑。只有敢于正视自卑,并认清自卑感的形成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卑。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心理的敏感性,自卑是经常的品质表现。这种自卑感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周围人对自己的消极态度,生活中的挫折,自身的缺点,与周围人的攀比心理,等等。下面我们围绕这些根源阐述如何克服自卑感。

一、正确对待周围人的消极态度

首先,不要刻意追求别人对你的好感与好评。有些同学总想给周围所有人都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在好恶标准、欣赏口味等方面千差万别。能够得到多数人的肯定与认可就已经很不错了。只要自己努力向好的方面做,就不必计较别人是否喜欢自己。若遇上不喜欢你的人,你就当是自己与对方属于不同类型的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了这样的认识,你便不会因有人不喜欢你而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此外,总怕被别人看不起的人实际上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是内心的自卑感在作怪。因此,树立真正的自尊、自信、自爱,就会不在乎别人是否看得起自己。

二、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其一,应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应认识到,成败参半、顺逆交织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总想事事如愿,一帆风顺,是幼稚的完美主义与理想主义期待。此外,还应认识到,适度的挫折既是磨炼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又是一个人必备的生活经验,只有在失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其二,主动消除由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首先,要防止消极情绪的泛化。其次,要防止因挫折而引起的自我怀疑倾向。许多失败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方法不到位、经验不足导致的,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或有严重的个性问题。再次,失败能补救的尽量补救,不能补救的,只需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加以注意,而不要懊悔和自责。懊悔与自责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折磨,它徒伤心神又于事无补。最后,学会自觉主动地用积极的现实防御机制消除消极情绪,平衡心态。

三、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正视自身的错误和缺点,克服完美主义的倾向。学生应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改正较大的缺点上,而对较小的缺点应抱宽容的态度,要正视它,承认它,甚至敢于放松自己令其自发地表现出来,但不必在意它的存在,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放松地生活,而如果一味掩饰缺点或通过自我欺骗否认它的存在,则反而会成为破坏心理平衡的隐患,这对于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大大不利。此外,每个人并非一无是处,要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发现自己,挖掘潜能,从所拥有的优点中寻找自信,以此肯定自我。“扬长避短”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如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所言:“造成你生活不利的原因主要不是缺点,而是你没有优点。”

四、不要与别人攀比

自卑感的形成与攀比心理有很大关系。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从比吃穿到比社会地位,可以说无所不比。这种攀比心理本身就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是想通过某方面比别人强而获得一种优越感。这个世界上,包括周围人群,总有某方面或多方面比别人强的人,对此我们应该真心承认,能学来的可以虚心学习,学不来的也不要勉强自己。但是,没必要羡慕对方,更不要崇拜对方。羡慕和崇拜别人意味着在内心否定自己。对比自己弱的人,也不要轻视对方,不尊重别人是缺乏自尊的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及尊严上是平等的,因此要做到“对上不自卑,对下不自亢”。不卑不亢是我们为人的基本原则,这才是真正的自尊自爱。

综上所述,自卑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除了学生自己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之外,老师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只要师生携起手来,就一定会冲破自卑的雾障,活出自信。

猜你喜欢

自卑感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让人深思的声音
以个人心理学视角解读《解救吾先生》中张华的人物形象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积极心理学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消极心理的克服
大学生自卑感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大学生自卑感在社交焦虑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从《鼻子》看利己主义和自卑感
失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