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3-04-29王海燕
王海燕
【摘 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具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在此,笔者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谈谈体会和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创设氛围;交给方法;意识培养
一、教者要努力创设学生敢于质疑的氛围
课堂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以激发学生不断提问的信心和勇气。尊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倾听,让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发现探索。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刘佩超的男生,平日里寡言少语,读课文读不成句,写日记最多三句话,每次轮到他读课文时,我总是面带微笑和全体学生一同屏气静声地去听他读,他很紧张,声音又很低。一当他慢慢地一字一字地读完后,我总是以真诚亲切的态度带动全班学生来表扬他,说他比上一次有进步,并让全班学生鼓掌来激励他。看到他一脸浅浅的笑,我猜想,他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在这种一贯的鼓励下,渐渐地,他日记也能写五六行了,有一次讲文言文,他甚至能用比较流畅的话来翻译句子了!经过这样的信心和勇气的培养,他也能提出一些粗浅的问题了。从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的进步,就可以知道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对于孩子思维品质的锻造是多么必要!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对于推动学生大胆提问又是多么重要啊!
二、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质疑善问的方法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朗读课文叫准音。魏书生老师说过:能力的基础是扎扎实实学来的,包括语言,文字,词汇。他说,词汇贫乏的人,观念再好也表达不出来。有鉴于此,我认为,语言文字的书写准确,词汇量的丰富,就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具体做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重发现字词的读音,尤其注意其他学生读错的字音,应立即在书上标注出来。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培养了大部分学生的严谨的读书作风,有很大收效。
(2)在预习环节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全班大家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课文为范例,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发现、思考问题,说完整流畅的话,训练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3)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教给他们把握不同体裁的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在语段训练中,让学生充当出题人来设置问题,通过出题训练,使学生从另一角度来理解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这种训练必须建立在对某种体裁文章的多个题型较为熟悉的基础之上,否则实施起来较有难度。
三、文言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根据文言文教学重点和常规题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课时目标教学法,在限时的前提下,可以快速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能力。
四、作文教学中以“三步”之法提升问题意识的培养
第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些微小事进行搜集、品味、积淀,做好素材的积累工作。
第二步:布置作文时,激活并引导他们寻找“动情点”,由这一点生发开去,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思想沉淀,结构成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巧妙利用动情点,可以让学生感情亢奋起来,再融合一定的作文技巧的点拨与指导,以致学生写作热情达到了高潮,使学生全体走上热爱写作的良性轨道。有些学生往往等不到收随笔本的日子,提前就将本交上来,以便于及时在本上和我交流,并以此为快乐,而我也往往因沉迷于这种批改而经常在下班后还滞留于学校,沉浸在与这些青春少年们心灵交流的愉悦中!有些学生甚至发明出一种连载日记体武侠小说。这些文字展示了孩子们熟练驾驭文字的能力,优美的文字、流畅的文笔充分表达出他们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发现和感悟。学生们所显示出的写作热情和日趋提高的水平恰恰证明了在语文教学中采用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第三步:让学生评讲作文。通过品评别人作文,发现他人之长, 明确自己之短,互为所长。讲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才能的展示,被读作范文的学生由于文章得到肯定,而倍感自豪,并由此促动他们对写作的进一步热爱和能力的提升;老师恰切而精要的点评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推动剂。同时,在讲评作文时,我经常会结合本次作文中具有突出特点的文章,提炼出能够推广的规律,明确显示出来,以便于其他学生来仿效学习。可以说,每一次讲评都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次推动,学生爱上作文课,原因也正源于此。我还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排好目录,装订起来,起名为《我们的文集》。将文章加以积累,让他们感到文章被出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作文教学的开展,促动他们问题意识的进一步拓展。
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自主探求新知的水平迅速提高。
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古语云:“学贵有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