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职语文教学

2013-04-29邹习雄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邹习雄

【摘 要】在教育大众化和功利化的双重背景下,中职教育一方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沉浸在其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充分体会到执教之难。当中职老师难,当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更难。作为中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既要服务于专业课,又兼具人文教育功能,其课堂教学的情形也同样尴尬。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对于中职语文课堂究竟教什么及怎样教进行了初浅的探讨,以此求教同行。

【关键词】中等职教;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中等职教的生存背景及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大众化正成为教育的时代特征。大学扩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等举措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众内涵。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教,在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教育普及、社会稳定等等。

然而,中等职教也有不堪重负的一面。生源竞争剧烈、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管理累、教学组织难等每一个问题都使中等职教从业者有深切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学生管理累和教学组织难两项。作为学生管理和教学组织主要阵地的课堂就尤为如此。近年来,与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是愈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整个教育链条中,初中教育的功利色彩最为浓厚,社会、学校、家长在办学“利益”诉求上几乎达到了惊人的默契,即把成绩相对较“优”的学生送进普高,作为这种共同“利益”诉求的代价,就是那些在老师看来没希望升入高中学生的初中教育、教学的严重缺失,对他们的放任甚至放弃在初中教育中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这一现象的后果,便是中等职教在面对剧烈生源竞争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大批对于学习、对于管理久已生疏的学生进入有些陌生的课堂。

二、中职语文课堂的尴尬现状

中等职教生存背景堪忧,但一直从幼儿班开课至大学的必修课——语文,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形应该乐观一点吧?非也!我们的语文具有基础性特点,这个基础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她)其他科学得如何,其他科没有学好,可能就是语文没有学好。所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其中就包括语文成绩差,甚至差到极点。

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差的表现:不善于听,静不下心,讲着讲着,他们会说:“老师,听不懂了”,理解出现障碍;说不出来,心中有话,倒不出来,或者支支吾吾,或者话不对题,或者言不得体;不读书,讨厌文字的东西,看着长课文就心里发毛,眼睛就酸涩,更谈不上阅读习惯了;写更说不上,写的字认得到就不错,写字课书法课兴趣不浓(我的第二课堂书法组报名时就很少人问津,尚需动员),要写好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那更是难上难。这些让我每个语文教师伤感的现象太多,背负的责任又感太重。

所以,要完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极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样的中职语文教学任务,成为了我们中职人追求的不懈目标,毕竟我们的课堂实在是“少、慢、差、费”,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面对整个中职教育的困难背景,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以及中职语文教学的任重道远,如果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不调整,教学模式不改革,教学方法不创新,我们就将在传统的“少、慢、差、费”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一败涂地。

那我们中职语文课堂究竟教什么,怎么教?

三、先重点谈谈教什么的问题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以母语(即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世界性共同研究的课题,到了职教阶段,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仍然是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中职的语文课,仍然该有“语文味”,有正宗的语文特点。会“语”,用汉语说话,说得简明连贯得体,能正确表情达意(即说得明白);会“文”,掌握和运用汉字,写实用文,写表“情”文(心得体会认识反思),为了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该掌握更高的写作能力。简而言之,你得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

具体说,中职语文要突出“语文”的“本味”,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

對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注意这样一个事实: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就是为了要使语文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力学等混合教学中分离出来,而以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专职。如果今天又给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任务,或者模糊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有悖于语文独立设科的初衷,甚至是历史的倒退。所以,今天那些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德育课”“活动课”“欣赏课”,这类完全脱离语言文字教学的课不算是真正的语文课。叶圣陶说:“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

构成语言的基础和基本面貌的是基本词汇。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积累了一定的材料是解决中职学生词汇贫乏、词不达意、言不逮意、言不尽意等“语文痛苦”现象的良药。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谈的就是积累的价值。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谈的就是积累的难度。今天我们搞的“诵经典”活动,不是从我们祖先存储的语言宝库中去寻找那些久经岁月磨练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来进行积累,为我们运用和传承吗?

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劳动者的语言文字积累如何,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文明程度,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字词汇知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2.教学生了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语文课,要教学生读懂(即理解)课文。怎样才算读懂了?古人云:“读者,抽也”,“抽释其义蕴至无穷”。就是说:阅读要抽出读物的意义,才算读懂了读物。读报纸如此,读公文如此,甚至是一个便条的阅读也如此。通过阅读,把读物中的信息抽取出来,通过听和读把读物中的语表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到位,才能叫“基本读懂了”。

中职学生的语文看似到这个程度就够了。但是为了他们的“继续学习(我称之为“可持续发展”)”,还得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即怎样表达更好,怎样表达更明白或者更含蓄。表达技巧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理解。阅读和理解是把语言的运用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把读物的信息作为研究对象,以语表信息和隐含信息作为研究目标。语表信息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抽释,教师的任务是还要把隐含信息通过指点让学生弄懂。隐含信息如何表达?可能是语意双关,绵里藏针;可能是吞吞吐吐,闪烁其词;有时是正话反说,指桑骂槐;有时是明知故问,影射比喻等等,有些文章欲扬先抑,有的文章象征比喻。让学生理解借鉴:用不同的技巧驾驭文字,更好地、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应该成为我们阅读写作的追求。当然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任务!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聋生语文教学生活化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有度教学: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说课之后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让音乐浸润学生的言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