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2013-04-29何春阳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好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心,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直接造成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较大,整体发展不均衡。为了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的明确,使农村学前教育更好的发展起来,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学前教育奠定了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历练,在思想上、艺术上、技术上及体验上都得到了有效的积淀,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降低城乡教育差距,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理念进行明确,从而使农村学前教育更好的得到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与对策。
1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非常大,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但是目前农村学前教育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使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的缩小,推动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政策需要向农村倾斜。就目前而言,尽管教育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对部分乡镇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在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师资力量、管理体制及人员配置方面都有针对性的加大了投入,但依旧呈现出教育经费短缺、教育理念不清、师资力量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办学水平不高及管理体系不严等问题。
2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教育理念很难被接受
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比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在信息的流通方面也相对比较闭塞,也使得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在农村家长中的概念非常模糊,在认同感上也不能与城市家长相比。加之乡镇教育部门面临两基的压力,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响应的措施,不重视、不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2教育经费不足
在学前教育中,我国投入的经费有限,而且大部分学前教育经费都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中,留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非常少。所以,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直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设备不齐全等。很多农村幼儿园都依存于小学存在,因为小学的费用相对充足,经济实力相对雄厚,也导致了农村幼儿园变为“小学预科班”或“学前班”,失去了幼儿园教育的办学特色与特点。
2.3师资力量不足
在师资力量方面,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难以保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教育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倡导民办幼儿园,鼓励民间资本到农村去投资办幼儿园。政策是有,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事与愿违,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往往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在投资过程中,压缩一切成本,使得在人员工资及日常开销以外,保证还有盈余,这就出现了一个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教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普遍不高,人员配备不足,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幼教专业资格的教师非常少,师资力量及其薄弱,从而使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难以提高。
2.4管理混乱、办学条件差
在农村,受经济落后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师通常不具备教育资质,教师自身的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都非常有限,由于教师没有进行过相关幼教方面的理论进修与培养,在教学中教学科目的设置不齐全、教学随意性强、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学前教育的模式与小学教育的模式基本相同,几乎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和拓展思维的兴趣课、训练课、游戏课等。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非常不利,也就不可能使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5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还没有一部指导农村学前教育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还是一个真空区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首先是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迫切的需求学前教育;其次,由于在农村学前教育没有固定资本的投入及政策的倾斜,也没有对应的管理体系来保障。造成学前教育处于非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边缘。师资队伍方面、资金投入方面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不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支持,不能充分的利用优质的资源。
3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3.1抓住机遇,发展学前教育
面对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在政策方面也有了倾斜,出台了以地方为主,建立学前教育资助的制度。通过地方与中央相互配合,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地方先进行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建立,对孤儿、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给予资助,根据地方工作情况,中央财政给予奖补。该政策的出台,解决了孤儿、残疾儿童及经济困难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此外,发展学前教育中,政府是责任的主体,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构建起布局合理、城乡铺盖完善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对于农村而言,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经费合理的进行支配。重点是对办学条件差的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逆行那个解决,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目前,学前教育依然属于福利性、公益性的教育事业,尽管是非义务教育,政府依然大力投入,为适龄儿童创造入学的机会。
3.2增加幼儿园数量
政府要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办学,多渠道创办幼儿园。如目前中央财政为了鼓励社会参与办学,设立了专门的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奖补和奖金,扶持低收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并且根据各地的工作成绩,适当的给予奖励和补偿。此外,还有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奖补及奖金,对地方扶持城市失业单位、企业等办幼儿园中,具有低收费、普惠性以及解决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幼教问题等,按照各地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和补偿。作为地方政府来说,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利用,例如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空闲的校舍及资源,鼓励邻近村联合办园,中心村独自办园,方便儿童就近接收学前教育。政府要给予政策的优惠,对那些愿意到农村去办园的投资者,要免费办理相关手续,及时进行审批,并提供办园指导。此外,对已经存在的私立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同样,要进行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的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要进行奖励与宣传,争取不同体制下的幼儿园都能都得到发展。
3.3提高师资水平
中央财政还将中西部弄粗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计划中,并给与资金的支持,目的是为了提升中西部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自设你素质。在经费投入上也不断的提高,满足幼教教师的薪资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对于偏远的农村及贫困地区,适当的发放补助,解决幼儿教师的实际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非常短缺,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及培训是提高师资队伍的主要方式,要鼓励师资力量雄厚的城镇幼儿园,应该定期分配教师到农村幼儿园进行支教,宋教上门,进行现场指导,与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并针对农村幼儿园在管理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园长等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到优秀的城镇幼儿园去学习,了解先进的幼儿园管理方法及管理体系。
3.4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适龄学前儿童应该给予补贴或免费。规范办学,加强学前教育的管理,防止出现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及要求,建设完善的学前教育设施,对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进行规范,保证幼儿能够上得起学。在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中,应该突出办学的特色,应该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农村的自然资源及优势充分的进行挖掘和利用,经常带领儿童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这样在教学内容上与幼儿生活的实际环境比较贴近,幼儿的兴趣也会被激发起来。
3.5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农村学前教学的条件
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为了推动其更好的发展,应该将软件和硬件同时抓起来。保证硬件要硬,软件不软。在办园体制上,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同时发展的状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融入发展学前教育的内容,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幼儿教育的基础设施,为幼儿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由于农村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在发展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是重点,为了充分的发挥幼儿教师的作用,还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保留农村青年教师,将幼儿教师纳入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范围内,保障幼儿教师的个人权益,从而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结束语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农民自身来说,要提高其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转变其思想观念;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制定适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不断的扩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对于幼儿园自身来说,应该抓住政策机遇,对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通过培训不断的提高,吸收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前教育的事业中。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意义、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2011(1).
[2]刘建发,吴传毅.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刘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4]崔青华,孔忠.农村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5]邓忠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当代幼教,2011(11).
[6]刘晓东.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J].教育学报,2010(5).
[7]陈洁.当前文山州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1).
作者简介:
何春阳(1960年3月),男,河南平顶山人,法学学士,副教授。工作方向,思想政治法律教学。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240041037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