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节能降耗的几个途径
2013-04-29齐文平
齐文平
摘要: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企业发展必须也是员工发展的必须,技能培训所需材料消耗较大,培训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培训的发展壮大。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将显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技能培训节能降耗
随着企业对高技能技术工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员工技能培训工作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技能培训所需材料消耗较大,培训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培训的发展壮大。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将显得异常重要,现以电工培训为例,谈一谈技能培训节能降耗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先掌握必要理论知识后进行技能训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识后方可进行技能训练,避免技能训练的盲目性,增加材料的无谓消耗。如在进行电工动力配线项目时,我们要求学员必须在掌握接线原理和配线工艺时方可进行接线,避免了导线的无谓消耗,仅此一项可降耗8~10%。
二、改造培训设施,降低易损易耗件的损耗
以动力配线项目为例,以前让学员在低压元器件上直接接线,经常会将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等元器件损坏,为降低压元器件损耗,我们专门制作了接线柱式动力配线盘,将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等元器件的触电线圈和接线柱连接,学员接线时只需在接线柱上接线,便可以达到和实物相接的一样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低压元器件的损耗。对于一些不能完全采用模式划的动力盘,如PLC动力盘,我们采用将部分易损易耗的低压元器件同端子排相连接,学员接线时只需在端子排上接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压元器件的损耗。
三、重复利用培训设施和材料
根据技能培训级别和性质的不同,重复利用培训设施和材料,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以及专项技能培训对技能培训设施和材料的要求不同,材料可重复利用。许多技师、高级技师以及专项技能培训使用后的边角、废料仍可作为初级工、中级工训练的材料使用,如果材料能如此重复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技能训练的材料消耗。经过实际测算,若重复使用得当,此项可降耗10~15%。
四、采用模拟和防真培训设施降低技能训练的材料消耗
星-三角降压是电工技能培训的典型项目,它需要多台大功率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购置这些设备不但费用高,而且维护费用也很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根据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工作原理用六个灯泡制作了相灯,不但降低了培训费用,而且是培训效果更为直观和安全。
总之,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怠慢了它,轻视了它,谁就会失去立足之基,也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只有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来,坚持不懈地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树立“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才能以最好的管理,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审美观念,对权威、经典、传统、主流不再采取公然对抗和反叛的方式,而是采取揶揄和反讽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取悦。[4]这是充满了后现代色彩的文化行为,“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5]
正是这种“调侃”携同“个性”、“时尚”等当前一部分观众的文化心态与恶搞文本之间结成“异质同构”,显然,恶搞充当了这部分观众的兴奋剂,使他们从理性的“现实世界”进入到狂欢的“彼岸世界”。在那里,他们以各种形式的戏仿、滑稽改编、戏弄、亵渎、打诨来宣泄情感,张扬个性,并在恶搞的语境中反叛现实、寻求本我的认同。[6]
(三)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加强视觉效果的同时,反映了人们空虚、浮躁的内心世界
古装+动作,是中国电影取胜于海外的法宝,这种媚外之举对中国古装剧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很多古装剧中,为了追求打斗场面的恢宏气势,导演不惜斥巨资制造特技效果,震撼的音效、绚丽的画面,让人应接不暇,给观众制造了一场“怪、力、乱、神”的视觉狂欢,观众在这种强烈的视听刺激下,把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关注转移到了虚拟的画面及强烈的音效中,人们在观赏中从而获得了另类的审美愉悦,浮躁和空虚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
然而,这些票房动辄上亿元、在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大制作影片,在观众与专家处却遭遇了清一色的质疑与批评,“《英雄》单薄得像一张纸,《无极》玄乎得像一场梦,《夜宴》俗气得像一顿晚饭。”、“花钱拍了一堆垃圾。”这些古装剧只有视觉的冲击或华丽的外表,没有文化内核的足够张力,缺乏人类固有的思想共鸣,从而成为了人们病态宣泄的载体。
三、对古装剧创作的几点思考
(一)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前提进行创作
古装剧是观众视点连接历史的一个载体,对受众的文化导向和文化认同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从根本上就要求创作者要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前提进行创作,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进步的价值哲学教育引导受众,让人们用正确的标准厘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从而能够汲取精华,抛弃糟粕,将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二)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古装剧是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一种特殊艺术文本,所以应该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创作者必须把握住准确真实的史实、史料、史事为创作前提,不能凭随意想象对历史进行了穿凿、附会和篡改,也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流行的情节模式而不顾史实随意编造剧情。
(三)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及舆论导向的作用
文艺评论和媒体工作者还要发挥理论研究和媒体宣传优势,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文艺批评,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为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佳作,为先进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7]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J],2002年第10期.
[2]张丽君.电视剧中的穿越风.青年记者[J],2011年8月中旬刊.
[3][7]对前几部走红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思考[OL]http://bbs.southcn.com/thread-3951-1-1.html.
[4][6]李虹.恶搞——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病.中国青年研究[J].2008年第6期.
[5]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