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探析

2013-04-29武龙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差异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的重要内容,但在各学科中又各有侧重,导致该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本文综合各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将财务报表分析归结为六个步骤,并对各步骤的方法、重点内容和要点做了细致剖析,有助于教师讲清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方法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因素分析法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内容,在相关专业的课程中通常重复出现。但是,各学科目的不同,其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各有差異。会计学的目标是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信息,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如何识别财务报表虚假与漏误,即更侧重会计分析[1];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评价企业的状况与问题,以便后续管理改善,即更侧重管理效率分析[2-3]。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往往仅结合本学科要求对财务报表分析做泛泛介绍,内容往往比较片面,使得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识甚至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财务比率上,而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了解与掌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有必要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梳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本文综合各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将财务报表分析分解为六个步骤,并对各步骤的方法、重点内容与相关要点剖析如下。

一、明确分析目的

出于不同立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各不相同,其关注内容也各有差异,因此应首先明确财务报表分析是为谁而做,其目的何在。例如,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政府税务部门关注的是利润处理是否合规、企业有无偷税漏税等;供应商关注的是能否对企业进行赊销、赊销额度控制在什么范围、信用条件该如何设置等;银行等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有没有保障;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盈利水平如何、盈利能力能否有持续性;而经营管理层则关注的是企业更全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管理绩效评价和后续管理改善。只有首先弄清了分析目的,才方便做后续分析方案设计并展开工作。

二、设计分析方案

根据已经明确的分析目的,就可以开始设计分析方案,选择应该分析的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经营管理层的视角为例,通常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即可对企业做全面的管理水平分析,相应的指标体系在相关学科的财务报表分析中也介绍的比较普遍,通常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或有负债率、带息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资产的周转率,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股东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增长率。[4]。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选取应该充分考虑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而不能生搬硬套;同时,指标分析本身带有局限性,财务指标仅仅反映的是财务报表中两个量的相对大小,而难以反映两个量自身的内部卡发放工资,而有的企业对智障等特殊职工只能以现金发放工资,无法享受政策。再如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策门槛设置较高,条文目录过细,导致很多企业未能享受节能减排方面政策。对还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未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就要缴纳税金,增加了创业初期的负担。除政策性因素外,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问题也很突出。如有些企业在财务核算中没有将发生的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核算,导致这部分实际用于研发的费用不能抵扣,无法享受研发费的加计扣除政策。

四是政策导向虽很明确,但尚未切中企业最急迫的需求。虽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减负导向十分清晰,但企业普遍反映最突出的两大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除了工人工资,还要承担社会保障性质的“五险一金”。一般企业“五险一金”占到工资总额的25%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占到40%以上。二是融资成本上升快。企业贷款利率最低的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最高上浮40%。38户企业平均财务费用占销售的比重为2.6%,最高的达5.4%。此外,在政策设计上未能体现对高耗能、效率低、污染重企业的有效治理,也未能完全体现对冶金、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促进。

三、更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几点建议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一项利国利企利民的民心工程,必须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

一是注重减税政策的灵活可行。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设计中的问题,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加以改进调整,把优惠政策真正方便地落实到企业;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共同推进政策的落实到位。

二是促进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规范。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成本分摊、资金安排、项目投入、政策申报等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信息提供、业务指导、工作对接与代理服务,争取更多的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三是加强配套政策的合力推进。促进结构性减税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特别要把解决好企业的用工问题与融资问题列入重要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化解用工、融资、减负“三大障碍”,扶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提升减税的空间。强化结构性减税的落实,在进一步扩大减税面的同时,不搞一刀切,利用税收杠杆,逐步治理和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档次,更好发挥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对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是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也将承受巨大压力。面对结构性减税的推行,要处理好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防止为了应对财政收支困难,出现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增税。结构状况。以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选择为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表示用相应资产去偿还现有流动负债的能力,经济含义相同,因此二者仅取其一即可,而没有必要都列示出来;具体选择哪个指标,需要对企业流动资产中的存货状况做进一步分析,如果存货周转能力差且所占比重不可忽略,则表示其不适于用来保障流动负债的偿还,因而应予以剔除而选择速动比率较为合适[5]。因此,此处构建的指标体系仅仅是初步选择,具体采用的指标有待后续结合具体相关资料做进一步调整修正。

三、准备相关资料

分析方案设计好之后,对相关资料的需求即已基本明确,便可以开始准备相关资料信息了。搜集的相关资料,既包括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也包括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等非财务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首先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各类企业出于各种动机,往往可能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因而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就需要予以验证。验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思路有两种:一是采用比较报表的思路,将本期财务报表与近期财务报表对照分析,找出其中数据有较大差异之处,然后用本期发生的经济事件去解释它,如果解释不通,便表明此处很有可能存在问题,具体方法有直接比较绝对值的水平分析法、比较内部结构的垂直分析法,还有比较连续几期数据的趋势分析法;二是采用账户逐一分析的思路,对容易出现会计盈余操作的重点账户逐一清查,这一方法需要分析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

其次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同一企业,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方法不同,其所核算出的本期利润也会有差异。例如,在存货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先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低,而后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高,就会导致尽管经营状况没有变化而前者利润却大于后者。因而,为了后续准确考察企业与可比基准的差异,需要保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需要对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的数据做必要的会计调整,使其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四、计算相应指标并找出差异

结合已验证和调整后的相关资料,即可对第二步初步选取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调整修正,然后计算相应指标,并选择比较基准,找出与比较基准之间的重点差异。至此,才算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项任务,即发现值得后续重点分析的问题所在。

其中,可供选择的比较基准有四种:一是历史基准(即与本企业上期相比),其优点是数据易得,且可比性较好,但反映不了本期以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比较消极;二是行业基准(即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其优点是反映了本期以来的新变化,比较积极,但缺点是同行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有时难以获取;三是目标基准,即与期初定的计划值相比;四是经验基准,比如流动比率过大了表明企业资产收益能力可能较低,过小了则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可能欠佳,因而经验取值为2左右比较合适。四类基准各有优劣,通常要综合应用才能找出真正的重点差异。

五、剖析差异原因并做出评价

一个财务数据通常是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一个重点差异也可能是多个部门共同所致。要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对差异做层层剖析,将差异结果分摊到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例如,原材料支出比计划额超支了,而原材料支出等于实际产销量、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耗用量和原材料单价三者相乘,则相应地原材料支出超支应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有关。如果不将原材料超支额定量地分摊到各相关部门,就容易出现三个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不易于发现导致原材料超支的具体原因和对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因素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类差异分摊的问题,因素分析法又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替代法(因素分析法作为一种常见方法在各类相关教科书上均有介绍和应用,此处受篇幅所限不再详细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仅仅根据分摊的差异结果(或者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即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予以评价。原因在于,数据结果是客观条件变化和主观努力程度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管理评价应主要取决于其主观努力程度。例如,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计划值是8,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生产部门予以表扬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本期初更新了一台标准单耗为6.5的新机器设备,而生产部门的单耗相对于新机器的单耗标准尚待进一步降低;再如,原材料单价计划值是6,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采购部门予以批评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本期原材料大幅上涨至8,同行平均采购价格为7.5,正是由于采购部门预计到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并提前做了大量努力才使得本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没有上涨那么多。因此,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做具体管理评价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而不能迷信数据结果。

六、撰写分析报告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找到重点差异,并剖析差异具体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且结合内外部条件变化予以评价之后,相关分析结论即已得出,财务报表分析过程至此结束。随后,应该开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汇报相关分析过程及主要结论。通常,财务分析报告阅读者并不像财务报表分析人员那样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因而财务分析报告应该尽量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能用图时尽量不要用表”,因为图所反映的信息更为直观,例如反映资产结构状况或融资结构状况时,可以采用饼图;反映近年收入、成本费用情况,可以采用趋势图,等等。

会计准则的日渐近完备和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得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专业;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普遍[6]。财务报表供给的专业化和财务信息需求的普遍化之间矛盾的日益激烈,催生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巨大需求空间,因而做好财务报表分析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要点,有助于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若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2010(10上),10-11.

[2]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3] 武龙.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项目投资决策流程与方法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2 (3): 56-58.

[4] 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84.

[5] 杨莉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3(3),59-61.

[6] 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4-76.11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财务差异
相似与差异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水利财务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