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探究心理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2013-04-29蒲井方
蒲井方
多少年来,“快乐教学”和“兴趣教学”等方式为广大教师所推崇,大多追求“乐”的效果,但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有时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却往往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和因果关系的探究心理,而过于追求表面显而易见的视觉、听觉的刺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指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心热爱”。
同样在“三间色”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演示教具,播放课件,向学生讲授调色规律和方法,知识、方法都讲清楚了,但学生却兴趣索然,学生的大脑没有处于积极的探究之中,只是眼球被教师变化多端的教具所吸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另一教师则只是出示了几张精美的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图片只是用红、黄、兰三种颜色画出来的,然后便让学生用三原色去探究调色和绘制方法,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老师精心适时点拨,最后通过学生共同归纳概括,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尝试探究中认识并理解了“三间色”,甚至发现了复色的变化规律。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有趣”不在于单纯追求如何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快乐教学”和“兴趣教学”的效果。
教学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利用学生探究心理的教学方法很多,一是“激疑启思法”,即善于设疑、激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疑、解疑,从而收获新知。如在第一次教刮蜡画时,学生大部分都对刮蜡纸的制作感到好奇,充满疑问,这时教师只要简单地引导和启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刮蜡纸的制作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其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出满意的刮蜡纸。二是“抛砖引玉法”,即善于引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有关联的美术学习中的新知识和新问题。比如以前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一课是《火车装得满跑得快》,当时我教的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火车,对火车很陌生,画出的火车没有灵气,千篇一律。后来我把课题改成《农用车装得满跑得快》,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因为学生几乎家家都有农用车,有的甚至开过。我让学生回家再仔细观察农用车的结构和特点,回忆秋收时农用车运粮的情景,结果在上课时几乎就用不着我多说了,只要把要解决的问题和作业要求说明白就可以了,学生们互相交流、探讨,非常投入,画出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很有生气。三是“形意互译法”,即把看到的形象用生动审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或把形象的语言通过美术元素生动地表现出来,此过程本身就是思考、探究和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给学生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思维就会处于一种主动的活跃状态,从中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真正提高美术教学的课堂效果。
(责任编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