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3-04-29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方法的教学,它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前的讨论设计和任务布置,讨论中方法的灵活和指导作用的体现。
关键词:外语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学生教师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文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指导思想引起各高校在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上研究和实践。高校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高、应用能力较差的现状。笔者就高校外语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法也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
讨论式教学法是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和教学方式。它摒弃了传统讲授法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下,全体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探索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有学者指出,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方法的教学。这是个较为简洁的定义。展开来说,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学习状态。讨论式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
目前讨论式教学法已经在全国高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但在研究和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阻力和问题。首先是理念。教师习惯性地填鸭式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有目共睹,学生普遍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造力。
其次是意识。即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深刻意识到讨论式教学法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使用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角”,而学生却扮演着“配角”。但外语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一味地注重“教”,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学”,是达不到有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的;更何况它忽略了学习者作为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一面。70年代关于中介语理论和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更让人们认识到学生才是外语学习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促进者。
第三是方法。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秩序,知道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及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协调与具体指导,在学生自我的充分交际中达到教学的目的。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是教师控制全班一起活动,教师站在前面,学生举手发言或教师点名发言。这种形式过于正式,而且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性格内向,胆小爱面子的同学往往不敢发言。另外,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学生发言,学生平均开口说话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这种课堂讨论形式,效果通常不尽如人意,需要采取新的课堂讨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课堂讨论模式,不应一概而论。
因此了解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内在机理及其外在实践中的操作方法的研究,将对大学外语教学产生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教师教学素养方面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压迫式,单线式的弊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核心思想。提高和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快把最新最有效的教育理论运用指导具体教学的能力。
其次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讨论式教学法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在化,并用于指导实际生活和外在世界的实践,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将增强。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课前的讨论设计和任务布置很重要。外语教学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难度,学生的语言功底不过关,想要表达的内容用外语无法自由的表述,使得课堂沉闷,讨论效果较差。如果想使学生在外语课堂的讨论中积极参与,有话可说有思想可表达,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课堂教学的在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实施之前,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着讨论的主题,进行充分的问题设计。讨论题目既要盘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重要的是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教师应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的内容并提前公布讨论的主题使学生在讨论之前通过阅读和资料的查寻将主题所涉及到的外文材料有所掌握。
其次,讨论的方法应灵活多样。讨论式教学法使之前讲授法所采用的二元互动模式改变为多元互动模式。教师和每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思想,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根据讨论题目的特点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讨论方式可采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辩论、全班讨论等方式。在小组討论之后,小组应推荐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使小组的观点明确且完整。另外也可采取自由辩论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对所讨论的问题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再次,教师在讨论中的讨论后指导作用应体现。在讨论式教学法中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作为课堂指导者的作用应体现在讨论前、讨论中和讨论后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讨论之前,教师应作为讨论的设计者,设计和布置讨论题目。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轻松的讨论气氛,是学生敢于张嘴说外语。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应置身事外,应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并在讨论中准备一些启发学生思考,能引发争辩的小问题以防“冷场”。对于讨论的内容,教师应在讨论后把学生的观点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总结,指出学生应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角度,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高文.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 [A].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梁中贤. 高校讨论式教学之哲思 [J].中国高等教育,2011.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解读 [M].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