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教育的表象及成因初探

2013-04-29杨晓芹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论内容

杨晓芹

摘要:伪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貌似正确,实际危害无穷。本文从主、客观等方面论述了伪教育的表现。从失控、失常、失态三方面探讨了伪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教育伪教育表现形式原因探讨

“教育是以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与过程。”——“有价值的内容”,亦即对学生后续发展有帮助的内容;“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方式。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发展技能,可以自食其力,有尊严,能融入集体、家庭和社会的独立的、和谐的人。伪教育就是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是以对世俗的迎合为指导思想所进行的违背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内容和行为。简言之,就是对教育内容的取向上,偏离了“有价值”;在教育的方式上,偏离了“有道德”。

伪教育在教育内容取舍上、传播上,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上的自以为是。教育者(既包括教育理论的指导者,也包括教育理论的执行者)不加鉴别与比较,不加思考与实践,盲目地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有用的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有的教师,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全部内容向学生“复述”一遍,有的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材“复述”,不惜按照自己的思路断章取义。有本技工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低压电器、电机、变频器。在编者自有把三部分内容揉和在一起的道理,内容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上有便于应用的理由。在传授者,也会把这三部分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加以“复述”。但如果从教育对象的基础、接受能力、就业趋势来看,就难免自以为是了。这三部分内容似乎不妨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侧重其一。怎么侧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自以为是呢?与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取舍上,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主观主义有很大关系。实践中,这三部分内容,学生任选其一,都会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成才。那么作为教育者,就有责任把“有价值”和学生的基础和社会实践统筹取舍,从而避免主观主义。

客观上的经验主义。教育者的经验不一定能成为新形势下受教育者的可靠借鉴。尤其是当不思进取的经验主义,发展为教条主义的时候,危害更是深远。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一是不知道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如何,二是不知道学科应用的现状与前景如何。也就是说理论陈旧、脱离实践。有了这两不知道,怎么能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好的解决方法是督促教师加强学科研究,建立教师实践制度。

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常常看到“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会出现在一些学校的指导思想中。没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就没有了发展的后劲,所谓针对性的人才,也不过是些被动的执行机器罢了。系统性和针对性如何更好地统一,才是培养人的关键。系统性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从业方向、行业现状与趋势的综合,针对性是选择有效的内容、合适的方式对系统性的落实。

伪教育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表现为忽视了学生人的个性与尊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为有技能、能发展,可以自然和谐地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人。而伪教育只是想把学生培养为脱离了社会的理想的全人,所以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最根本的是脱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看看素质教育的内容不难发现,我们只是在塑造人,而不是在发展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2000多年前就有了这一理论,再冠以素质教育之名,无非是想把架椽之梁,再造为摩天大楼的顶梁柱罢了,现实吗?激励教育——激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教育的唯一或全部手段。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学生也是如此。教师的责任是发展学生好的一面,影响和改造学生不好的一面。唯有象正视学生的优点一样去正视学生的缺点,才是对学生的尊重,才有利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和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一味的激励,就变成了一味地顺从,教师的主体性就会削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的理论,教师必须有鉴别、有取舍地吸收、运用,而不能从众、媚众。

伪教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坏教育或者反动教育,而是教育过程中不该出现而又会在不经意间不断出現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甚至情绪波动、心理状态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常见的原因,大体有三点:失控、失常、失态。

失控,是指失去了对教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理论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法律条文那样被任何人不走样地理解、遵守或执行,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执行,不可避免地会掺杂着个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越多,对教育理论理解的偏差越大,最终就会脱离理论控制,出现貌似正确,实际危害无穷的伪教育现象。

失常,是指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滞后,导致的知识更新过慢,跟不上受教育者的节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地理教师,从教20余年,上课从不带课本。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地图。但是学生非常喜欢上他的课。原因其实很简单——功在平常四字而已。只要和地理有关的,他随时收集,随时补充。不论世界地图、不同国家的地图、中国地图、省份地图甚至县市的地图,讲到那节,随手在黑板画来,随手在地图上,把最新的信息标出来。尤其是,任何地方经济物产的增减、经济政策的变化,他都能脱口而出,有纵比有横比有数字有评价,学生怎能不愿意接受?再好的教材,相比于飞速发展的时代,都有滞后性,再好的理论都不可能与飞奔的时代那么合拍。仅仅把滞后的不合拍的东西照本宣科传给学生,能不失常吗?

失态,是指教师修养不够,在教学中,出现情绪化现象。教育理论,不反对教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反对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教育理论也同样要求教师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教育过程中来,即使本意是好的,也不一定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有位教师,对某款车的电路布置非常不满,课下交流时恨不得把这款车都砸了。但一旦走上课堂,他能客观地把这款车设计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科技水平一一作了介绍,然后客观地指出电路设计上的不足和改进办法。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到课堂上去,这是教师必有的自律。

伪教育,随教育而生,也会随教育而存在,如何认清伪教育,还是开篇那句话:“教育是以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与过程。”只不过,何为“有价值”?什么是“道德的方式”?是教师要慎之又慎地思考的问题。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学习积累,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实事求是,是避免为教育现象出现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和亭.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09) .

[2]李春方. 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理论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主要内容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