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位一体”扶贫模式完善建议
2013-04-29王浩
王浩
摘 要: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并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扶贫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新阶段,贫困呈现出新特点,扶贫开发面临新挑战。特别是贵州这样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问题严重,进行扶贫开发的难度更大。
关键词: 扶贫;长顺县;多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4702
1 引言
近年来,贵州省各地采用了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毕节试验区的生态扶贫模式避免了在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从而获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贵州省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产业开发扶贫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成为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以工代赈扶贫模式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主要是政府以实物形式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贵州在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扶贫开发模式,改善了当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贫困人口从777.7万人减少到505.3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4.9%;其中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6%,96.7%的建制村通公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100%覆盖率。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属于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55个。全县贫困呈现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显著特点。2010年末,人均纯收入在新贫困线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到8.93万人,而且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于中南部的生态环境恶劣的石山区。全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其国土面积中岩溶面积达到1469.53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占1219.14平方公里,25度以上坡耕地610.35平方公里,岩山面积占1064.20平方公里。全县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其所有耕地中仅有30%左右能保证灌溉,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全县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县政府结合贵州其他地区扶贫的成功经验,采取了集生态建设、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一体扶贫模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扶贫,即所谓的“多位一体”扶贫模式。
2 长顺县“多位一体”扶贫开发基本模式
长顺县政府因地制宜,从生态修复、石漠化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破解贫困入手,走出了扶贫开发与产业打造、扶贫开发与石漠化治理、扶贫开发与村庄治理、扶贫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在实际扶贫工作中,政府采取“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的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等后续支柱产业,构建特色山地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扶贫发展,这些举措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扶贫,初步破解了“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生活贫困”的循环怪圈,探索出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能够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是其一个地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贫困地区交通、水利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直接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导致返贫现象十分严重。而且,由于长顺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政府能够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十分缺乏。因此,长顺县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贫困乡村实施扶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和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实施以交通、水利、土地整治和农田基本建设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产业开发
产业扶贫通过科学规划、规模投入、规范管理,发展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将贫困地区产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统一起来,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降低贫困农户市场竞争的风险,保证贫困农户稳定经济收入来源,提高贫困农户脱贫的效率。 加大产业化扶贫的力度,有利于发挥贫困区域的资源优势,集中连片地实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脱贫效果,有效降低返贫率。
长顺县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为此,当地政府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散、小、杂的低端发展状况,探索出了充分利用生态、气候等资源优势,整合省地县资金、资源和技术,促进精品水果、优质特色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长顺模式”。按照“北粮果、中蔬菜、南林畜”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加强威远—长寨—种获—广顺—马路—凯佐“果、猪、沼”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带以及长寨—摆所—中坝—睦化—鼓扬—代化山地农业扶贫开发示范带建设,做强核桃、苹果、生姜、蘑菇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羊角屯—竹子托—摆所—中坝—营盘—睦化—代化—鼓扬—交麻—敦操的喀斯特生态畜牧产业化扶贫开发示范带,重点加快发展山羊、绿壳鸡蛋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同时,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努力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
2.3 生态建设
为巩固和加强产业开发的效果、保障扶贫开发成果可持续性,在实现产业化扶贫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长顺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地农业生产力较低,严重影响当地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生态问题成了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益,强化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因此,长顺县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南部石漠化治理,发展绿色产业,切实把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广泛运用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的新成果、新模式,将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创造新型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2.3.1 取得的成效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到2010年为止,全县共建成小水池9475口,新修和维修山塘水库55个,建引水渠31.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达到7850亩;全县94%的乡镇通油路,25%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7.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有281.7公里;新建和维修乡村公路达到375.3公里,硬化路面64383平方米,解决了4.7万人行路难问题;完成坡改梯工程32000亩,新增基本农田2626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农业产业化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产业化进程有效提高。
自从实施“多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以来,长顺县重点打造了北部优质烟叶产业带、中北部“果、猪、沼”立体循环农业产业带、中南部喀斯特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产业带和中北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带四条产业带。探索出了“一品为主,多品共融,以长养短、长短结合”的路子,在长顺公路沿线4个乡镇16个村,发展草地生态养羊和林下养畜(鹅、鸡)农户1600户(场),绿壳鸡蛋“万元坡”山地种植、养殖示范区2938亩,养殖绿壳鸡蛋鸡20万羽,养鹅3.1万只;连片种植人工牧草2.4万亩,实现养牛25900头,养猪35128头,羊存栏8.8万只;核桃种植面积达1.7万亩,全县新增经济林68420亩。农业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扶贫效果有了一定成效。
(3)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实施“多位一体”扶贫模式以来,长顺县在加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同时,重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7.8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5.6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8.6%提高到45.9%;退耕还林面积12万亩,石漠化治理项目基地达到6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6平方公里;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建设面积达到230.7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了11个农业生态示范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功搬迁4218人,促进了迁出区域的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
(4)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时期,长顺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12.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9亿元,年均增长70.3%,第二产业增加3.56亿元,年均增长217%,第三产业增长3.64亿元,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32元;财政收入增加到1.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712元增加到3555元,增长107.6%;贫困人口比2005年减少3.42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05年的32.4%下降到2010年的17.7%。
2.3.2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扶贫资金不足,应加大扶持力度。
长顺县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仍然缺少支柱产业,缺乏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基本上只能依靠财政支持;然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顺的总体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偏低,对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投入能力很弱;另外,现有的金融机构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长顺县应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农资金等的支持;逐步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扩大对产业化扶贫的投入力度,培育1到2个支柱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各大金融机构的惠农政策,争取资金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从而带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2)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应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长顺县贫困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掌握和运用科技的能力较弱;另外,贫困人口接受科技教育、科技知识和技术系统培训机会也相对比较少;再加之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还很严重。 从而导致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缺少必要的劳动技能,难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制约着贫困区域的脱贫致富步伐。长顺县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贫困学生素质、抓好农技实训基地建设和使用技术培训,逐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3)贫困面广、程度深,扶贫工作难度大,应创新发展方式。
长顺县贫困人口数量仍然比较众多,从2010年,按照新的贫困标准,长顺县贫困人口为8.93万人,贫困面仍然很大;另外,还未脱贫的农村居民主要居住在石山区、深山区、偏远山区等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迫切需要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势必会增加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本,扶贫开发的难度更大。长顺县必须实施有力的政府干预,加大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的力度,适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
3 结论
贵州省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拥有“山高、坡陡、谷深”、土地支离破碎的特殊地形,同时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同时农业产业化实施难度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石漠化治理等“多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对贵州的扶贫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对扶贫模式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