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2013-04-29陈秀花陈秀梅��
陈秀花 陈秀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0.5g克拉霉素,2次/d;1.0g阿莫西林,2次/d;150mg果胶铋,3次/d;20mg奥美拉唑,2次/d。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的SAS评分与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依从性;复发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1-02
消化性溃疡是指十二指肠、胃部中常见的多发病。合理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方法,可以使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得到治愈[1]。本文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干预组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3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37.44±5.03)岁,最小病程为1年,最大病程为7年,平均病程为(3.52±1.74)年。其中复合性溃疡31例,胃溃疡53例,十二指肠溃疡66例。职业:学生72例,农民29例,工人26例,干部23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77例,中专、高中41例,初中及以下3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71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42.76±6.25)岁,最小病程为1年,最大病程为9年,平均病程为(4.33±1.92)年。其中复合性溃疡36例,胃溃疡59例,十二指肠溃疡55例。职业:学生59例,农民32例,工人33例,干部2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8例,中专、高中54例,初中及以下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临床表现、病程以及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岁并且病程均>1年;②未发现其他脏器的病变以及合并溃疡出血;③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用以检查Hp的感染情况,结果为阳性;④均经胃镜检查并已确诊为消化性溃疡;⑤患者本人知情并表示同意,愿意配合实验方案。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0.5g克拉霉素,2次/d;1.0g阿莫西林,2次/d;150mg果胶铋,3次/d;20mg奥美拉唑,2次/d。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3.1 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介绍消毒隔离的方法,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都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在饭前便后要洗手,阻止粪-口的传播方式。
1.3.2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服用内服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在服药期间,应伴有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患者和家属说明服用药物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在服药期间禁止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皮质激素类固醇、利血平、阿司匹林等药物。
1.3.3 护理人员使用交流和讲授的方式,对患者宣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情绪的关系,使患者樹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快乐和舒适。
1.3.4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消化性溃疡的方便原因,使患者自觉的进行预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主动的配合治疗,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治愈。
1.3.5 患者应采用多餐少食的饮食方式,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忌食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进行戒烟、戒酒。
1.4 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4.1 心理评定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nxiety Scale,SAS)进行心理评估。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最高得分为4分,对患者的总得分进行评估:①总得分<20分者,表示患者完全镇定;②总得分在20-35分范围内者,表示患者有适度焦虑;③总得分在35-50分范围内者,表示患者有跨度焦虑;④总得分>50分者,表示患者有严重焦虑。
1.4.2 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有明显改善,Hp检测为阴性,溃疡部位完全愈合;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改善,Hp检测为阴性,溃疡部位已明显缩小,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焦虑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 见表2。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原因和患者的进食习惯与过量的吸烟、饮酒有关系,在临床中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还要采用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使患者了解发病的原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使患者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服药期间,要使患者避免受到神经刺激,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神经紧张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改变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并可以帮助消化性溃疡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Napolitano L.Refractory peptic ulcer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9,38(2):267-288.
[2] Bonin EA,Moran E,Gostout CJ,et al.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J].Surgical Endoscopy,2012,26(6):1534-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