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2013-04-29崔晶张晶
崔晶 张晶
一提起阅读理解,大多数学生就会谈虎而色变,或更甚之,大有“阅读猛于虎”的架势。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阅读方法。
一、落脚点法
落脚点法,即找到答题的切入点,这好比先找到一个落脚之处,然后再进行阅读。如果不先找落脚点,在答题中必然会出现盲目瞎蒙现象,就好像一团乱麻,想理清就必然先找到一个线头,再逐一理顺,否则也只能落得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局。其实,阅读题的落脚点很好找,一般都是此句(段)所涉及的对象。例如,《社戏》中分析“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的“回望”一词,可以采用“落脚点”法,“回望”的是“我”,则答题点为“我”,答案即为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二、发散法
在分析人物时常用到发散法。人是复杂的,不是一个词就能概括的,那么,为什么不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人物呢?例如,《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解决此问题可运用发散法,回答为“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爱……”
三、中心法
学生在阅读散文时,时常出现不明所以的状况,怎么办呢?我教给学生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甭管问题是什么,先把握文章中心,对于实在弄不清楚的问题就往中心上靠拢。文章是围绕中心组材的,那么出题者也必然围绕中心提出问题。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为什么写美女蛇的故事?在答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后,可联系本文的中心内容(百草园生活),从而答出“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四、由点到面法
我们在写有关同学、班级的文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写,只能选择一两个同学、一两件事。同样道理,阅读理解中分析一人或一事时,也应以这一人一事为点,以一类人一类事为面,做到点面结合。在阅读理解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找到答题落脚点的基础上用由点到面法进行分析。例如,《故乡》中我对闰土的感情如何?由点到面分析,“点”指闰土,我对闰土怀有深厚感情;“面”指以闰土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表现了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爱。
五、由浅入深法
有人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我认为不然。人的思维是连接的,是有顺序的,所以就有了“思路”一词,“路”当然得顺次走下去,怎么可能东一头西一头。在阅读理解时也是一样的,按照由淺入深的思路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例如,《爱莲说》中对“出淤泥而不染”的分析,可以运用由浅入深法,浅层指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深层指君子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六、前后因果法
许多学生在做完数学题后,都能感觉出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但多数学生在完成语文阅读理解题后,常常觉得云山雾罩,对自己的答题完全没有把握,只能听天由命地任评卷老师给分。这是因为数学题逻辑性强,一环套一环,哪一环错了,就套不到下一环,而语文阅读题,大家总以为各答案间没有关系链,于是随意地想一点写一点,殊不知碎片并不能组成完美的答案。其实,语文阅读题的答案就像一段不断向前延展的铁轨,各铁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勾连,哪一处的断裂都会影响全程,就犹如桥的塌陷使此岸与彼岸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一样。我们如果把某一阅读题答案分解开来,即把其分为几层,就会发现各层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因果联系,如前一点答出的是“因为……”的问题,那么后一点就应答出“所以……”的问题。运用前后因果法不仅能使我们的答案无懈可击,也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严实,考虑问题更加周到,答案更加圆满。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运用前因后果法分析菲利普夫妇形象,前因为菲利浦夫妇虚伪、势利、用金钱衡量亲情,后果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七、涉及对象法
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知从哪几个角度回答,此时可运用涉及对象法,即文句涉及了哪些对象,就从哪几个角度答题。例如,《藤野先生》中记叙了关于藤野先生的四件事,作用是什么?用涉及对象法分析即为:涉及对象为藤野先生和作者,从藤野先生角度答为“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从作者角度答为“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八、同义互换法
在分析句子含义这类考查语句理解的阅读题时,可使用同义词互换法,即先将所理解的句子分析为各个短语,再将各短语用相应语句替代,然后组织语句,用另一语句将意思解释出来。例如,在《豆角鼓》一文中,理解“经过风雨将记忆炽烤得蓬松而馨香”一句时,可先将句子分解为短语“经过风雨”,同义词互换为“经过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洗礼”,“记忆”即指友情,“炽烤得蓬松而馨香”即指珍贵、可贵。整句话的含义为“友情历经岁月和人生的洗礼,愈发珍贵”。
我相信,当学生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品尝到成功的欢悦后,就会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主动,就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更多更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在学习中不断收获进步。那是一种怎样的不可抑制的发展,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并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转变来迎接这一美好前景。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