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

2013-04-29段勇王薇

学理论·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变化

段勇 王薇

摘 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在利益主体、利益博弈、利益心理、利益变动等方面均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种种社会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利益关系;新变化;统筹协调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33-02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动因。利益关系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历史关系。当前,我们国家现阶段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非常关键的重要时期,现阶段的经济改革体制需要更加深入,现阶段的社会层次结构具有非常深刻的变动性,个人及组织利益方面的格局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刻的调整。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曾提出了:“要坚持统筹和兼顾,并且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曾经强调了:“统筹协调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并且要求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的新变化,是正确处理好、协调好利益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中国社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由于经济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多重冲击,宏观政策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观念结构的交叉变动,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大规模、多层次的深刻变化,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主体多元化

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中,利益中的主体方面是具有各自的独特性的,而且是不可以替代的利益追求以及相关的利益行为等,是得到社会的公开承认的,而社会的各方面的利益边界问题也愈益明晰,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当中,无论通过个体和群体等还是通过整体的运行问题的层面上来看,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的相关趋势等问题,也都表现得特别的明显。

一方面是过去的社会阶级当中的内部分化问题。通过改革开化的深化以及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原来的社会阶级问题产生非常巨大冲击,现阶段的工人、农民以及知识分子等,其内部问题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分化问题。原有的工人阶级含义已被改变,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越来越大,现阶段社会贫富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农民在就业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而其内部的问题也不断地分化。社会内部问题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分化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现阶段社会新兴阶层的催生。部分崭新的社会经济的新形式以及企业和产业的不断蓬勃兴起。相比之下,社会上的一些比较新型的利益群体,例如:农村乡镇的企业职工、第三产业职工、社会企业家、“三资企业”职工以及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以及企业的技术人员、代理中介组织机构等关的从业工作人员、社会的自由职业者等,这些行业中都具有了新的生长的土壤,这些行业从没有到有、从规模小到规模大,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当中一支非常不可以忽视的当代重要的社会力量。此类的新兴行业的从业人员,部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不断积累了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对于这类人的政治地位以及现阶段的社会地位等,企业及个人的广泛认知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的。利益主体多元化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地区、部门乃至个人之间的垂直性利益分化问题。

二、利益变动持续化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体制机制的改革发展,还都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深化,现阶段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部分的变化趋势有:

社会利益主体方面的问题,在于社会中交叉流动的现象比过去明显增加。在职业流动的方面,往往人们的择业要求,个人选择自由也进一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肯定,社会的职业问题的变换不再受到地域以及所有制和单位等问题的相关限制。在生活方式变动上,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现在社会上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的更加新潮的更新换代产品。而在交往方式变换问题上,交往规则逐渐规范化、法律化、平等化、民主化,人治因素逐渐让位给法治因素。当然由于社会改革发展当中部分的政策法规等不完善原因,出现了社会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不健全等问题,这也可能导致了非正常的模糊阶层界限的社会现象,并且产生许多颇具危害性的社会交叉利益的社会群体。

三、社会利益博弈问题的复杂化问题

社会多元化利益问题的主体方面是有着非常不同的社会利益的诉求,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大格局之下就是会出现社会各个层面的差异性以及社会阶层的不相容性,社会当中的人们就会用自己的想法采取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尽量争取实现自身的利益,甚至采取着各种各样的方式等阻碍以及排斥着别人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在进入了一个利益博弈的时代。市场经济的民主、法律制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鼓励人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也鼓励人们就利益分歧进行谈判和交流。但是,毕竟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利益立场不可能完全一致,不能排除少数人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完全实现而采取极端的方式,出现矛盾、冲突和对抗现象,社会利益博弈相关行为也是越来越激烈起来。某些政策制定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时,改革也就难以取得共识。

利益博弈复杂化的第二个表现是人们强烈要求公共利益回归。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维护以及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是现阶段社会政策问题的出发点。但是,因为部分的部门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体系当中是处于非常强势地位的,在现阶段社会管理层面来说,部分掌握以及行使着一定的社会权力,并且在社会决策地位当中占据着主导权的问题。有些领导滥用职权,使得公共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如果在这种部门化利益冲突的当代社会,通过某种程序以及制度所得到固化的时候,很快会形成很难改变的惯性以及刚性问题,并且成为了阻碍改革发展的既得方面的利益者问题。

利益博弈复杂化的第三个表现是人们都是更多去关注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的收入利益问题。在大多数的人们收入水平等都有着较原来相比,比较大提高的情况之下,也不断地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而且上下的指标也是上升非常快,在少数人不断走向着富裕生活的同时,又会出现了非常大量的社会的弱势群体人员。有一部分人员因为企业的不景气或者是破产等问题,个人的收入非常低,更有的是失业下岗问题,个人生活的质量也是下降很严重;部分企业的员工工资被企业拖欠问题,患病员工以及工伤比例都非常高,员工的个人权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侵害;农村以及城镇拆迁的过程当中,部分人员的正当的利益得不到更好补偿,这些问题均表明,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利益是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加剧现代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现阶段人民群众的信心的相关指数因此而受到挫败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四、社会利益失衡的心理问题

社会各层次利益关系问题的主体化是非常具有意识活动的人们,现阶段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都有着明显的变化,这样必然会带来包括个人情绪以及于群体心理问题、社会心态以及社会当中人们的理想信念、伦理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对于整个社会意识都出现了极大变化问题,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改变人们的心灵世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问题。当代社会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利益关系变化出现的结果问题,而是它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问题,并且产生了非常大的反作用问题,构成利益关系的变化问题的非常深层次原因之一。但是,深层的重要的原因也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且随着现代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介入,出现了加速蔓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彭劲松.当代中国的利益群体矛盾分析[J].理论导刊,2006,(6).

[3]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社会学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新变化
变化中续接“新变化”
租赁会计国际准则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辨析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亚投行成立与国际关系局势新变化
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历史本质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感悟
石材市场“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