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历史本质

2016-04-05李金见许徐琪

世纪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李金见 许徐琪

摘要: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现象已大不相同,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与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扩张不断增强、金融资本总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总量。这些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是资本主义腐朽因素走向没落、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向更高社会形态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

关键词:资本主义;新变化;社会主义;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88-03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但是现如今,资本主义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某些方面的发展甚至比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发达。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方针、政策以缓解其内在的固有矛盾,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大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一些人认为这些现象正好证实了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预言,资本主义开始日薄西山了,日子不长了。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目前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本文拟对此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综观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凯恩斯理论进行了修正,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很多政策,但资本主义国家仍然运用大量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在金融危机中调整银行利率、发行国债等办法,这些手段大大缓减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在美国,2008年奥巴马上台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抑制金融危机的“组合拳”,包括积极推动新能源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制造业、推进医疗改革等,这些措施都具有浓厚的宏观调控的色彩,最终使美国从2013年开始摆脱危机、恢复元气。论及宏观调控,不得不提的是法国,法国政府向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对经济进行计划调节最为突出和典型的一个国家,因此具有“计划资本主义”之称,几乎在所有的基础部门都有政府的干预活动。就算是战后把“新自由主义”奉为经典的英国也开始注重宏观调控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实行市场机制与宏观间接调控相结合的混合型市场经济体制,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指导性的特征,不带有强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时又不会过度抑制市场经济的活力,起到了很好的调节、适控作用。所以,虽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内部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但是最终都能化险为夷,保持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国家的干预与调节“功不可没”。[2]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

马克思曾在《货币转化为资本》中这样描述:“工人的绝对贫困……无非是说劳动能力是工人唯一能出售的商品,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能力与物质的、实际的财富相对立。”[3]可见,在马克思那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这与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情景已截然不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一系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比如在瑞典,正在生育的女性可以享受长达一年的带薪假;在教育方面,实行全民终身教育,提供免费午餐;在就业方面,失业者在没有就业前不仅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还可以参加免费的职业培训,就算是被判服刑的犯人也可以领到一份津贴;如果你退休了,更是可以领到最低7 600克朗的退休金(约合人民币7 300元)。在英国,其养老金的资产规模从2002年的58.77%增长到2012年的112%,首次超过GDP总量,逐渐成为政府支出中的最大开支项目,可以说真是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超级大国美国这几年也开始注重社会福利的建设。奥巴马政府推进的医疗改革法案使美国的医保覆盖率提升至95%左右,使3 200万没有医保的美国人获得了医保,切切实实地起到了扩大低收入群体救助计划的范围。

总体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具有覆盖范围广、福利程度高的明显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优厚的福利政策,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们即使收入不高,国家给予的社会保障也能使其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人士,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必须以法定的形势回馈给社会。美国高额的遗产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美国的遗产税实行超额累进制,最高税率达55%。巴菲特、索罗斯和比尔盖茨都是大力支持遗产税的代表。特别是巴菲特,对于取消遗产税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曾在请愿书里表示:取消遗产税是个大错误,是极其愚笨的。的确,高额的遗产税不仅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可以得到稳定的经济支持,高收入者也不会世代富裕,这就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结构,但是形成这种社会结构的根本原因还应该归宿到生产力层面。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均GDP较高的基本上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均GDP则相对落后。201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前十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排名第9,中国虽然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仅居77位,中国的人均GDP仅占美国人均GDP的14.48%,可见,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15年10月,瑞士银行发布的《2015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达1.09亿,超过美国的9 200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与发达国家的50%-60%相差悬殊。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是0.469,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来看,我国还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行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朝鲜、越南更甚,而基尼系数较小的国家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产阶级人数占整个社会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比较合理或平均。

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具有范围广、差距小的特点,中产阶级是社会结构的稳定器,他们自身收入稳定,地位稳固,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扩张不断增强

列宁曾说过:“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副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的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4]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牧师职能真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霸权主义思想由来已久,再加上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等有利条件,利用新媒体和NGO等宣传渠道和手段,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此来达到宣扬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优越性的目的。他们宣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开展“西化分化”战略,动摇和侵蚀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从苏联解体到阿拉伯之春、台湾太阳花运动再到香港的违法“占中”,这些事件无一不是在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发生的。一言以蔽之,只要还是“一球两制”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客观存在的,回避不了的。[5]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阵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原苏东人民心中的地位大大动摇,提升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问题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同时兼具侵略性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争夺战还将越演越烈。

(五)金融资本总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总量

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建筑,已经让位于新的三大支柱产业——金融、房地产和职业服务(高端服务业)。它们与制造业不同,不是由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来支撑的行业,而是靠流入的资金量、靠创造金融资产的过程以及‘金融创新技术支撑的行业。这就是美国经济运行方式和GDP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化。[6]美国1998-2007年制造业产值不断下滑,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50年代为50%,1998年下降为15%,2008年下降到10%以下。大量就业转移到金融以及商业零售、旅游、物流等低端服务业,呈现出“去工业化”现象。可见,美国经济出现了超过实体经济需要与承载能力的经济过度金融化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这种过度金融化、虚拟化和去工业化,造成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严重萎缩。[7]尽管奥巴马上台以后采取了许多振兴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具体措施,但结果仍然是力不从心。据悉,2013年全球金融资产总额达118万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金融资本的规模已经膨胀到相当高的程度,其总量远超出实体经济。金融资本本是为实体经济融资而产生的,但现在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金融资本不再为实体经济服务,它只是为自己服务,用钱套钱,甚至通过非法手段故意设置准入门槛,阻止别国从中获利。金融资本的过度膨胀还会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的超前消费。“靠自己的储蓄买东西是等而下之。靠借款买东西,已经强一点了。仅仅靠自己的签名就从市场捞到资金,这才是金融之神的本色。”[8]这种虚拟的泡沫经济导致消费和储蓄比例的严重失衡,最终爆发金融危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金融危机就会殃及无辜,绑架其他国家的经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在新自由主义导向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由于规模大、范围广,危机很快影响到了欧盟其他国家,其中希腊受灾最为严重,当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幸免。虽然我国有严格的资本管制,但是全球化的今天,谁也逃不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本拯救金融机构,结果金融业被救活,但实体经济并没有回暖,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具有积病重、危害大、辐射强的特点,金融资本要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还必须回到扶持实体经济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

以上分析的这些变化,让人们很容易对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必然”产生疑惑,因为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远胜于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一定程度模糊了原先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呢?笔者认为,应当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放到世界历史发展长河的视角中来分析,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新变化。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此人类告别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时代”,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因此,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马克思那里,始终是把资本主义当作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必要阶段和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来理解的。没有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普遍的交往关系以及“人的政治解放”的条件,社会主义就是不可能的。[9]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全世界的扩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向更高社会阶段过渡的必要组成部分。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新变化正是其向更高社会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初期准备阶段。

上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腐朽因素不断走向没落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扩张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固有霸权主义的外在表现,对和谐世界的构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金融资本的过度膨胀和虚拟化则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这种结果必然会导致被剥削阶级的联合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霸权主义倾向、资本的逐利心理等腐朽落后的现象不断暴露,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西方新社会运动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包括生态运动、人权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等,这一系列的群众抗议运动也为今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缓冲的空间。其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2015年10月,第三世界论坛主席、世界多途径论坛主席萨米尔·阿明在第六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上指出:“资本主义唯一的合法性在于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更高文明阶段创造条件。”[10]诚然,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在不断为社会主义因素的产生、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和准备。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眼光重新投向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这为社会主义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制度建设的前提;资本主义国家优厚的福利政策和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发达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制度向更高一级社会形态的迈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可见,当今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新变化,其实质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在根本上是由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相应调整的表现,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但在客观上却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制度、思想和组织上的前提和基础,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转型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自我革新中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因素逐步积累、人类社会向新阶段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这种新变化正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历史证明。

三、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进一步向资本主义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后,国际舆论纷纷倒向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抛出的“历史终结论”,即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看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唯一可行的道路,看作是“普世性的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但是随着近几年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相信“历史终结论”的人们转变了过去的看法,不再过度沉迷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转而开始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病理性缺陷,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近几年福山也开始在媒体上劝诫美国朝野:自由民主虽然具有合法性,能够确保个人自由和社会生机,但如果政府内部的分裂无法弥合,国家治理无力,那么美国模式就无法被世人看好。[11]的确,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彷徨和混乱已经基本结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复苏,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12]: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外,朝鲜、老挝、越南、古巴都不断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面对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左翼力量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和加深。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还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在新的历史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两个必然”理论的真理性在新的层面上得到进一步印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永远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有充分理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又要充分看到,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更加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李青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张国祚.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J].红旗文稿,2015, (8).

[6]张宇等主编.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齐兰、曹剑飞.当今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态势[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2).

[8]米歇尔·阿尔贝尔,杨祖功,杨齐,海鹰译.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9]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6).

[10][埃及]萨米尔·阿明.刘子旭译.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替代方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15.

[11]刘杉.福山:从“历史终结论”到对中国模式的历史考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06.

[12]王怀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5).

[责任编辑:秦 超]

猜你喜欢

新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亚投行成立与国际关系局势新变化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