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训质量促进教育发展
2013-04-29石鹏汇
石鹏汇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我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调研活动时,确定了以师训为中心,以为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服务为主题的调研思路,安排所有同志深入我县20多所中小学,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我参与其中一组的调研活动,调研结束后,进行了情况汇总梳理,以及自己平时的工作,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对于我们目前教师培训现状有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一、我们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培训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肤浅的培训导致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成为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校本研修收效甚微,教师收获不大。
2.部分教师缺乏理想信念,自主发展意识薄弱。教师本身应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职业,而事实上,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境遇,一些农村教师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也放弃了做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人生追求。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 “惯性”工作。在工作、生活负担下,他们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导致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单一陈旧,基础技能疏浅,综合能力偏低,教科研能力缺乏,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3.对教师缺乏人文关怀,影响了教师的发展空间。在目前教育背景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考出高分数的观念仍依然存在,使得教师们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题海战,奔命于荣辱得失间,无暇于校本研修,更无暇于教育科研。学校在教师管理上缺乏人文关怀,教师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所以,导致教师的消极应付,缺乏主动发展的热情。
4.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缺乏专业引领——不知怎样专业化。目前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不够成熟直接冲击了人们对教师职业专业性地位的认识,导致教师角色的模糊化。这其中最明显的要数教师教育理论、方法等专业化体系构建的相对缺乏。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一)精心组织实施,提高培训质量。
1.转变观念,服务培训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思想,深入中小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满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征求对师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2.质量为重,提高培训质量。树立质量意识。在教师培训工作中不仅关注培训任务的完成,更要通过对培训的精心准备、组织和管理,通过提高培训质量来吸引教师的积极参与。
3.灵活形式,提高培训效益。树立研训一体理念,将教研活动与教师培训紧密结合,通过教研活动带动培训工作的开展,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研质量,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以课题为载体,研究培训规律,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积极开拓进取,扩大培训空间。
抓好学历教育,继续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开展联合办学,鼓励中小学教师本着学用一致的原则,通过函授教育等途径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为满足部分教师职称晋级的需要,提高在岗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积极与上级培訓部门联系,举办各专业主干课程进修班,为基层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三)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益。
1.培训——促使教师自觉全员参与。一是坚持以师德师风为核心,深入开展以“立师德、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为核心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师表风范”录像,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论坛”,开展演讲比赛、师德论文评比等形式,把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的优秀群体。二是要在学校中建立新的学习文化,使教师“及时学习”和“终身学习”,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时刻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动态,随时与“最前卫的教育理念”进行沟通,让“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习惯。三是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等培训,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插上强有力的翅膀。四是创新地设计一些培训“菜单”,让教师自主选择,使教师产生参与欲。同时改变教师培训的盲目性,提高培训的质量。
2.读书──促使教师理论得到提升。要把“教师发展第一”作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同时解决学校信息来源问题,普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建设好图书阅览室,发挥图书资料、网络的作用。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靠的是教师长期读书,尤其是读教育名著的结果。
3.研究──促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问题是科学探索的“源头”,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水”。一是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积极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舞台。通过开展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研讨课、观摩课、交流课等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更新教师知识体系,锤炼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实现从“高耗型”向“高效型”的课堂教学转变,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历练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二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头连接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头连接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以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出发点,学校可以采取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叙事研究、个别交流、开座谈会等方法,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觉得是问题,都可以研究。
4.展示──促使教师体验成功。为了促使教师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通过展示获得这种改变自己的力量──研究中成长和收获的体验。一要改变教师“羞于启齿”的现象,开设“论坛”,交流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做法、实验的体会和感悟、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也可以交流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素质教育的解读、教育手段的改进、教案及作业改革设计、班主任工作、心理辅导案例、教学心得等。二要加强校际交流,挑选优秀骨干教师,每个学期举办1—2次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在活动中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
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且真情投入,通过自己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才能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作为培训机构,要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主体客体努力配合,才能保证培训效果。
1.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必须保证教师有充分的学习和合作时间,建立务实的管理模式。要努力探索并建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教师平等参与的自主管理模式,致力关注真实的教育情境,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农村教师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
2.要创设良好的合作性的工作环境,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鼓励合作的团队和考核机制,从激烈的竞争型向分享成果型转化,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在教师的管理机制中,个人得益应该与学校发展相一致,适当减弱对个体教师的考核力度,重点转向以团队为单位的考核,鼓励结队合作,让每一位教师没有孤独感,融入于每一个组织。促进教师多样化学习,如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给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支持和鼓励教师学习,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奖励和认可教师专业发展成绩等。
3.目前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比较低,有关专业化的理论与方法不够成熟,既易导致教师专业地位的模糊化,又不能实现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强势引领。专业研究人员能为农村专业化成长提供观念与技术层面的支持,他们的参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极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并愿意自觉地接受校外专家教育理论的指导,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专家也需要进行亲身的实践,需要到农村学校,到边远地区的教师中间去体验。只有这样,专家才会拥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丰富的案例,才能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健康成长。应该努力营建轻松、亲密的指导氛围,让专家经常走进校园,以朋友的身份与教师近距离接触,共同探究。这种平等研讨的指导方式,能为教师深层反思、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氛围,能加快教师对新理念的消化、吸收、运用,能加速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4.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负责人,校长的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专业文化,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校长应该转变长期以来把学校只当成“学生发展成长的场所”的观念,而应树立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场所”的观念。校长应该时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关心、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全方面的需求,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开发其潜能,创造物质条件,营造积极的氛围,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
5.校本研修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要逐步強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把校本研修落到实处,从根本上促进课堂教学系统的良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破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难题,任重道远而又刻不容缓。在终身学习时代,要引导教师立足校本研修,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经常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只有这样,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师训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