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培训需求新变化与对策思考
2013-04-29杨群华
杨群华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培训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金融培训需求的变化、发展前景、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培训需求规模将不断扩大,但存在的问题使金融培训不能适应当前金融发展的需要。最后,本文提出了建立“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采用中外联合办学,打造多功能培训院校等建议。
关键词:金融教育培训;金融业发展;人才建设
一、金融培训的需求变化与前景分析
(一)金融培训需求的新变化
1.金融培训要求高端化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金融总量大,这就决定了广东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巨大。目前,广东金融人才供给总体上表现为总量不算小但存在结构性矛盾,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广东金融人才教育培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地,广东本地的金融培训机构数量少,培训机构的知名度较低,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和培训的需要。二是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地,广东金融机构对外地金融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三是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地,广东金融复合型人才较少。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复合型知识。如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岗位,既要求从业人员具備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又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深厚的理工科背景。相比于广东,一些国际复合型金融人才大多更愿意云集在北京、上海等地金融机构,造成广东复合型金融人才相对匮乏。
广东金融人才供需总量及结构的不平衡,要求广东立足本地、进一步加快金融高端人才的教育培训。
2.金融培训需求规模扩大化
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各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培训需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
(1)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带动金融培训市场规模的扩大
近年来,资本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2012年,广东新增上市公司32家,占全国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的1/5,共有66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659亿元;广东非金融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总额226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8.2%,融资规模超越上海,仅次于北京。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端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广东金融培训市场扩容创造了机会。一是更多优质企业拟改制上市催生公司治理、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金融知识的培训需求。二是资本市场金融业务创新催生更多金融培训需求。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金融创新业务开始出现并呈爆发式增长,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股权投资基金、信托投资基金等。三是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日益复杂性催生高端金融知识培训。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较活跃地区的典型代表,广东期货市场具有规模大、产品种类多等特点。
(2)中国股市波动催生广东金融培训需求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水平一直较高。2007—2012年,上证综合指数日波动率(即标准差/平均值)高达0.158,高于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波动水平。频繁波动的股票市场,使得传统依靠消息、投机等手段获利的可能性逐步减少。证券投资者只有通过专业的宏观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才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而这些专业的投资知识,往往通过金融培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广东作为经济金融发达大省,拥有众多的证券投资者。2012年,在广东注册的投资者证券账户数高达3207万户。频繁的股市波动以及数量众多的投资者,决定了广东金融培训市场的容量较大。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动金融培训市场需求增加
自2004年推出首款产品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发行主体不断增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24014款,比2004年增长了210倍。在现行银行监管规则下,由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银行推出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动力十分强劲。因此,近年来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销售非常旺盛,并且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2011年,全国商业银行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15001款,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总数的62.5%,比2004年提高40.5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两类人群对金融培训的需求。一类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者。不同于储蓄存款,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投资者承担一定的亏损风险。相比于证券市场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者一般都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另一类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人员。不同于其他销售人员,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属于金融专业人才,其不仅要掌握金融产品营销知识,还应当具备较为扎实的金融知识,尤其是掌握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4)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催生金融培训需求增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在短时间内从金融领域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急速下滑,并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中。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国际贸易大幅下降,我国出口增速迅速滑落,并于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随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我国出口形势再次恶化,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广东作为全国外贸大省,受国际危机冲击的影响更深。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外贸企业在涉及外贸金融方面获得两条宝贵的经验。一是要善于利用外汇避险产品防范汇率风险;二是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利用贸易融资解决融资难题问题。外贸企业要充分了解贸易金融的政策法规,用足用好国家促进外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时把握银行机构放贷条件的动态变化。
(5)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带动金融培训市场需求增加
近年来,保险业发展迅速。2012年末,全省保险业总资产4566.6亿元,居全国首位。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00多亿,保费总量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18家保险公司总部,各级保险机构5100余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近千家,兼业代理机构2万家,保险从业人员29.8万人,保险机构、中介机构以及从业人员数量均全国首位。保险业务创新不断发展。2012年前11个月,广东共推出各类新产品437个,各类新渠道业务同比增长44%。广东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设计、保险产品风险管理、保险代理、保险公估、保险营销等保险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这些将促进广东金融教育培训市场需求的扩大。
3.金融培训的形式呈现多元化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培训工作, 然而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和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培训效率, 纷纷采取开始采用各种新的培训形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使用培训形式主要有脱产培训、业余集中培训、业余分散培训 、利用电化手段培训, 现在和未来网络远程培训将是重要的培训形式。
4.金融培训的时限要求快速化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创新很快,要第一时间、及时地更新高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拓展其视野, 同时还要围绕创新而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 否则, 培训的必要性和吸引力就大大降低, 培训效果更难尽如人意。因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同时也是一个在各领域内都充满竞争的社会, 金融市场更是如此,国内外如果出现新的金融产品(业务)和需求, 各种金融培训机构, 都会尽力抢占先机, 因为对金融培训机构和金融机构而言, 滞后就意味着失去市场、意味着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培训的时限要求是越快越好,即快速化要求。
(二)金融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未来金融行业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未来金融业合作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金融业内部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二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三是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四是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擅长于实践研究,主要侧重于金融市场分析、产品创新、业务流程设计等业务领域。高校擅長于金融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金融风险防控、金融总体规划、金融风险计量模型等问题的研究。加强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做好金融培训工作,有利于推动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金融理论的转化与利用。
2.未来高端金融培训需求旺盛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高端金融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这主要是由于:一是金融业务的日益复杂性要求金融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金融人才不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金融业务操作,而必须熟悉各岗位的业务知识。正如,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培训生岗位,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各全面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二是金融创新的日益多样性要求金融人才必须学习新知识。金融业务的日新月异,要求金融人才及时更新补充金融知识,努力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境界。三是金融机构的竞争推动高端金融人才的争夺。随着金融市场主体的增多,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传统的依靠规模经济等粗放式的垄断经营已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金融机构要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加快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而高端金融人才是推动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力量,可以预见,未来金融机构对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这也将推动高端金融人才培训规模的扩大。
3.金融培训市场潜力巨大,未来规模将快速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广东金融培训市场具有广阔的空间。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作为金融总量位居全国首位的大省,广东在全国的金融地位决定了广东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大。二是作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广东先行先试的金融改革将会推动金融培训市场向高端发展。三是作为内地联系港澳的桥头堡,广东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将推动金融培训市场需求向外延伸。
二、金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培训的方式内容陈旧、单一,导致培训针对性不强
在金融培训的方式上,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学员参加培训大多是听辅导课,一般理论讲解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传授少,使学员处于被动受训状态,缺乏思考与实践,培训效率较低。在培训内容上,千篇一律,用通用件,在别的培训班用过的讲稿,原封不动拿过来用,未能根据培训的专业岗位、对象、文化知识水平等差异进行系统科学的区分,针对性不强,影响培训的质量效果。
(二)金融培训缺乏市场化的项目开发机制,导致培训实效性不高
金融培训是多方互动的过程,需要根据金融最新的需求进行市场化的项目开发。然而,目前金融培训却缺乏市场化的项目开发机制,在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没有与培训者沟通,培训机构只从自身计划出发,使被培训者完全处于“被培训”地位,丧失主动性,从而使得金融培训难以真正满足被培训者的需要。也就是说,缺乏市场化的项目开发机制,使得金融培训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金融培训院校功能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培训质量不高
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可持续保障, 而人才的输送离不开发展良好的培训院校(包括独立的培训院校和系统的培训院校,下同)。目前, 金融培训院校建设与金融业务发展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培训院校功能单一,师资力量不高, 培训项目的开发能力弱。 此外 多数培训学校的教学设施陈旧, 缺乏配套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不能满足现代金融培训对院校多功能的要求。
(四)金融培训体制建设不完善,导致培训工作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当前,我国金融培训疏于计划、较少开展培训后续跟踪考察,没有形成集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于一体的培训体制,导致培训工作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三、对策思考
(一)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在确定金融培训内容时,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要增加国内外金融理论、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的新业务、新市场开拓等培训内容,要增加对员工新思维方式的培训,同时还要重视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在培训方式方面,应尽量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二)建立与金融实践相适应的市场化项目开发模式
在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加强培训市场调查,加强与被培训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培训项目。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是建立“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训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训方案,签订培训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院校、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培”的一种人才培训模式。“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能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三)根据金融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要做好金融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金融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具体来讲, 根据某一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等划分培训层次, 对每一个层次制定计划, 做到各有侧重, 既保证实用性、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又能体现培训的前瞻性、提高培训的长期效果、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采用中外联合办学,打造多功能的培训院校
要想尽快改变中国金融培训院校功能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除了想办法提高国内院校老师的综合素质之外,采取中外院校联合办学是一条更有效的路径。例如,为了加快培育现代化的金融高端人才,最近广东金融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办培训学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郭福春.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8,(3).
[2]黄勋敬,李光远. 基于胜任力视角的现代商业银行员工培训与开发,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9).
[3]胡孝德.构建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刘贵平. 金融培训的需求变化及对策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5]梁健洪. 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设[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6).
[6] 王勇. 我国金融培训存在的问题解析[J],中国培训,2005,(8).
[7] 陈爱武. 中国金融培训业究竟缺失什么[J],中国培训,2004,(10).
[8] 杨树林. 深化应用型金融人才教育培训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9]傅丽丽.基于六西格玛管理视角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再设计[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