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研究述评
2013-04-29李小凤
李小凤
摘要:通过对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研究的介绍,认为仅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力量,对技工院校评价机制及相关问题虽有一定的研究,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改进方法,加大研究力度。
关键词:技工院校评价现状
教学作为技工院校日常运行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学校以持续有效的质态的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重要手段。而教学评价是这个环节中的中心枢纽,值得学校深入细致的研究。教育界认为仅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力量,对技工院校评价机制及相关问题虽有一定的研究,但仍需要加强和改进。
教学评价是技工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界对教学评价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查阅中国知网上相关类型的文章,近10年来约有千篇左右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研究者有一线的教师,也有教学管理人员,也有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内容广泛,涉及到每一门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关于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学校规模扩大后,还有许多教学管理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保障机制方面还很薄弱,亟待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
(1)帮助管理决策。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可以把教学质量的综合情况尤其是欠缺不足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可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2)优化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有利于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纠正偏差,优化教学管理,创造因材施教的教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调整教育内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有利于诊断教学内容中的缺陷,确定教学内容的进度、深度与广度,修订教学计划。
(4)完善教师培训。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时发现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5)提高应变能力。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可以促进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适应外界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有效地实现中职教育的服务功能。
二、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对教学的监控与评价是很重视的。近现代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是伴随着教育测量学的诞生而产生发展的。当前我们处于评价的“建构时代”,这一时期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各种要求,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心理建构;突出了过去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参与的身份。目前,这种评价思想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且在评价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英国等国对教学监控与评价共同的特点是:监控与评价方法、主体多元化;监控与评价手段科学化;监控与评价人员专业化;监控与评价过程动态化;监控与评价对象全面化;监控与评价程序系统化。使监控与评价体系完整、规范;评价结果公正、权威、可信。
2.国内研究综述
在宏观评价的示范作用下,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的要求的深化,教学重要性逐步被人们认识,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轨迹、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对教学进行不同方式监控与评价。总的说来,我国的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还在起步阶段,各职业院校依据其对教学的不同认识,各自探索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这些方法和手段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适应性、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尚未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质量观,尚未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全面系统、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对评价的工具和手段缺乏研究等等。
三、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研究过程述评
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有关课程评价的理论解释中,明确主张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但与此要求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系统深入地探讨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监控与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初步构建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技工院校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条件分析、问题分析预测,并提出对策。
针对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依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具有实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构建一个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针对技工院校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就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条件分析、问题预测,探索适合技工院校教学的质量监控机制与评价机制,并在不断的双向反馈中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顺利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四、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机制体系的建立
构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建构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确立了“主体取向”、“过程取向”、“目标取向”相结合的多重价值取向,强调了学生成就评价的发展性、多元化、多样化、低厉害、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六个原则。在学生质量评价上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在评价主体上,转变过去那种把学生学习评价当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鉴定和检查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状况最主要的评价主体。学生不再是与评价活动无关的第三者,不再只是评价的客体,而是平等地站在教育者面前的生動活泼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学校许多老师与学生共同设计评价项目,明确努力目标。
第二,在评价内容上,转变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对学科知识考察的倾向,注重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等)、实践技能和人文素质(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不是单纯指向书本,而是指向更广阔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
第三,在评价标准上,转变过去那种主要偏重于量(分数多少)和数(排名先后)的评价的做法,现有的评价模式需要注重对学习的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多关注学习本身,而并非仅仅注重成绩。让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信并明确努力的方向。
第四,在评价功能上,转变过去那种注重评价的鉴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发展性功能。职业学校目前的评价现状要求建构符合专业特色的评价体系。目前技工院校教学评价依旧有着较重的传统评价的特点,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手段欠缺、评价面较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等。技工院校学生为适应将来就业的岗位群,除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其他核心能力,而这些是目前的评价体系无法评价的。
五、结语
通过研究,建立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对技工院校教学有促进作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教师成长的重要促进方法。
参考文献:
[1]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