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刍议
2013-04-29刘凤萍
刘凤萍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指出教育者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方法,应做好“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自觉性从学会到会学教学方法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特点,如何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才能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是每一位高职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认识到提高职教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必要性,提高学生想学的自觉性,教會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提高职教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面对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入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感到前途无望,在接到高职学校通知书时,经历了人生最强烈的心理震撼。总体就是,学生坐不下来,听不进去。
为此,在学生入校的初步阶段,辅导员、任课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确立高职教育特色的奋斗目标,形成自觉向上的动力机制。克服自卑心理,形成自信的勇气,为自强做准备。具体方法:
(1)还是先从“专业定位做起”,也就是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的专业应该定位于社会上的诸多工作岗位,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2)根据上一定位,认真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任课教师要明确,令学生感觉到自己所选择走的道路是充满憧憬的。
(3)学校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比方说开展“优秀毕业生文集学习”、“优秀毕业生讲座”、专业人生演讲、励志影片欣赏、优秀书目阅读等活动。
(4)学校明确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定位: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但重要的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合格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教育、教学”两脚着地,缺一不可,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管理和教育学生,要做指点学生人生发展的导师。
2.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肯定学生,提高学生想学的自觉性,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肯定学生
不管是高职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要热爱学生,具有符合高职生源特点的学生观;要坚信学生能成功,具有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观。换言之,我们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要肯定学生,坚持“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三要素:期望、机会、鼓励。具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才能期望、相信学生能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发自内心的期望,爱学生、相信学生能成功,既是教师的天职和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2)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令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令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肯定学生的同时,客观地评价学生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倘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表态,他们会产生茫然感,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对他们的学习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令他们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人生观。
2)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迁移到学习上,将学习内容安排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或活动是什么,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共同点,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这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会迁移到学习上来。
同时,尽量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学生积极从事着的活动中,寓学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比方说,利用学生会和团支部活动,组织一系列的参观、实训比赛、访问、旁听、公益劳动、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把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学生既在活动中发展了兴趣,又增加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3)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有意识地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形象地传授知识。同时,选择一些适合扩展学生知识面的书籍,让学生阅读,使他们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举一反三地学习。
2)引导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助,促进知识的互补
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不可能相同,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加强彼此间的交往,这样既能形成一种知识的互补,也能促使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让他们能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思考、课后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学生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结束时,适当地提及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或重点。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和提出问题,然后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也就能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应教会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进而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里的资源,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方法
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文献和书籍,以便接触更多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能充分、熟练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阅读资料时,尽量多读一些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的参考教材或文献。再者,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学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的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