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2013-04-29陈婷
陈婷
摘 要:情境教学方法很适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下如何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能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把逝去的历史事实生动地再现出来,架起一座让学生体验历史的桥梁,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启发下进行有效学习。笔者通过不断总结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教学案例,发现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运用语言魅力渲染历史气氛
扣人心弦的語言能渲染烘托历史气氛,动人心魄的语言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因此,重视语言魅力的渲染,是一节历史课成功的开始。
譬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英勇抗日》这一课时,课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悲怆的歌声和歌词的内容,一下子把师生的思绪带到了祖国家乡惨遭日本法西斯的铁骑蹂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怆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新课的导入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气氛。
在歌声中,我继而用导言来渲染气氛:“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人民的血和泪,九一八、九一八,日军开始侵华,侵略者铁蹄踏过之处,山河破碎,被烧毁的村庄,被炸毁的城市,被抢走的资源,被杀害的无辜百姓、被俘军人,南京大屠杀中的血腥一页……构成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但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你看,东北抗联站起来了,二十九军站起来了,佟麟阁、赵登禹虽然倒下去了,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却站起来了,用他们的血和肉筑成新的长城,奏响了民族抗争、夺取胜利的新篇章。”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历史气氛,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运用图片、视频再现历史情境
合理恰当地运用图片视频资料能够给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能够较好地完成新课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譬如,在即将结束《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组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图片。中国人被日军残忍杀害的图片,让学生凝重悲愤;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的出现让学生满腔悲愤;赵薇穿日本军旗的图片让学生扼腕叹息。
通过这组图片的对比,学生不仅铭记住这一段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日本人为什么能在南京犯下这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对于日本企图抹杀这一历史的行径作何感想?为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青年学生应怎么办?层层深化,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誓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之情。这样,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三、问题联系情境,提高学生能力
在学生表演情景剧之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看情景剧的过程中思考教师设下的连环问题,在连续问答中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譬如,《争取光明前途的斗争》一课,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极其复杂和激烈,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结合三段历史剧,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问题一: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从电报的字面上看,蒋介石“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一)
旁白:1945年8月,陕北延安。
周恩来:主席,这里有两份急电。
毛泽东: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
旁白: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1945年8月14日
此时,学生低头沉思,翻阅课本,以寻求答案。紧接着,我抛出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蒋介石三次电邀毛赴渝谈判,其用意何在?
(二)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陈立夫。
陶希圣: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看完这段情景剧,不少学生豁然开朗,大声地喊出来:国民党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拖延准备内战的时间!
趁着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高涨之机,我马上抛出第三个问题。
问题三:毛泽东明明就清楚这是蒋介石设的鸿门宴,为什么仍要赴渝谈判?
(三)
旁白:1945年8月20日、23日,中共中央再次收到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电报。
朱德: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
周恩来:不去,这正中老蒋的下怀。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刘少奇:去!我们必须做好去的准备。
毛泽东: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
在我的示意下,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进行小组讨论,畅谈自己的想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并且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驱使下,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这就有利于我们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显传.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3).
[4]张应进.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新启示[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3).
(作者单位 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