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企业文化对比

2013-04-29刘士宾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筹资经营日本

刘士宾

摘要:在当代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是否拥有先进的、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是至为关键的因素。众所周知,中国、日本都属于亚洲文化圈,共同受到儒家文化的浸透,文化渊源颇深,两国企业文化内容有不少共同特征。同时,由于两国现代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两国民族文化又不完全一致,两国企业文化特征有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本文试从历史文化背景、经营理念等来比较中日企业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人为本

近年来,“企业文化”这个词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当代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是否拥有先进的、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是至为关键的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起,以日本为领头雁的“日本——四小龙——东盟”雁阵结构形成的东亚经济体因其高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被世界银行誉为“东方奇迹”。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席卷而来也暴露了东南亚经济的脆弱。近十余年来日本的持续低迷,对日本企业、社会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一来,在经历了企业制度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等艰难历程后,我国企业的模式与职工的行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经济的主要支柱和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和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企业经营模式到企业职工的思想行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随着两国的贸易交往,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和经营意识也使得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合作方面产生了诸多的摩擦和矛盾。本文是从历史文化背景及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来比较中日企业文化差异。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提出和发展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创立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对稳定的共同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经营理念、集体意识、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的总和。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灵魂。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二战后的日本,但作为一种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则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由于过去一直推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企业间的竞争被长期扼制,所以尽管企业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但终究未能提出“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也未能形成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直到1986年,我国才开始倡导“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从此以后,各地的企业文化团体相继成立,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蓬勃发展起来。

2.中日企业文化比较

①历史与文化背景

日本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集团中的互助合作”,即“家庭主义”。日本是一个拥有深厚农耕文化的民族,这一点也构筑了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石——“家庭主义的资本主义”。而日本人的“集体最优位”意识也让企业员工在心理上对群体有明确的归属感。但这种群体意识并不缺乏个性自由。日本人将个人主义与东方文化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意识。日本人独特的企业文化意识体现在企业的“U”型战略决策形式、含蓄的目标和责任、大办公室办公制度、重视激发团体力量以及员工雇佣上的“终生雇佣制”等方面。

而我国则是一个长期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耕民族。在对待群体与个人的问题上,我国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统一,轻视个体价值的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团体凝聚力、重视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民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重义轻利”的。物质上的利益取舍必须遵从伦理道德的约束。因此,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物质利益的取得并未被放到第一位。当西方物质观念传入我国,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刺激的倾向愈演愈烈时,我国企业管理活动中激励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并不是改变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利”的认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日本企业的指导思想是“集团主义”。日本的集团主义有其自身特色。在企业经营方针的制定以及企业间的竞争活动过程中,日本企业一直秉承“集体力量最大化”的原则。强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树立为企业利益奋斗终生的理念。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即试用后,依据工作所需的熟练程度,在经过相应的时间,雇员便可取得正式职工的身份。除非企业破产或员工严重失职,企业一般不解雇员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公司上下能够树立起亲如一家的感情,与此是密不可分的。与此相对,我国则基于由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市场现状,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政策,逐步建立起厂长(经理)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想结合的企业组织领导体制,追求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保证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前提下,三是买壳上市,指的是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达到控股水平之后,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结构、智力结构等方面进行整合,以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企业重组行为。

4.衰退期筹资方式

根据衰退期的风险特征,从总体上看,企业在该阶段应采取防御型融资战略。企业衰退期仍可继续保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衰退期的企业一般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融资战略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可行的。因此,在这一时期,企业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应以向金融机构借款为主,对一些可行性的项目,可以对外发行公司债券。

参考文献:

[1]宋瑞敏,宋志国.论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企业论坛,2012.

[2]潘玲.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企业管理,2008.

[3]韦永福.浅谈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经营管理,2012.

[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

猜你喜欢

筹资经营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黄金时代》日本版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