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课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013-04-29包彬彬
包彬彬
摘 要:从情境创设的现实意义以及情境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得出情境教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音乐课;有效性;情境教学
一、情境创设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而审美教育的实质现在通常被理解为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感性的。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二、情境教学现状分析
1.学科错位、机械堆砌、舍本逐末
课例:曾经听过一堂课,课题为《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师设计了“话说春天”“诗说春天”“舞动春天”“画春天”“歌唱春天”“赞美春天”五个教学情境。课堂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接着就让学生朗诵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并用文学的语言去渲染诗歌的意境;再接着就是师生用纱巾跳一段
與春天有关的舞蹈;再把印象中的春天画下来,四个环节用掉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最后,教师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唱歌曲,很多难点还没解决,老师就让学生改编原有的歌词,用自己的语言赞美春天。
反思:这样一堂课,看似满满当当一堂春意,甚贴题意,学生说、颂、舞、唱好不热闹,但是当所有范畴的东西都堆砌在一起的时候,作为音乐的本元何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审美方向还在音乐本身吗?可见,机械的堆垒,其实就是舍本逐末,消亡了音乐的本质与特性
对策:音乐为本,行之有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
内容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中对音乐的体验和把握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直指
音乐本身。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音乐为中心”,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本体的价值和功能是第一位的,否则音乐课就会“忘本”和“越权”。
2.违背文本、滥用情境、子虚乌有
课例:曾听过一节课,课题为《快乐的啰嗦》,这是一首由彝族民间乐曲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有着很鲜明的民族音乐特点,但是执教的老师显然没有仔
细解读文本,当她把音乐放给学生听的时候,问:“音乐让你想干什么?”学生说:“想跳舞。”老师说:“那好吧,请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于是,老师和学生在对音乐的风格乃至结构毫无了解的时候就进入了舞蹈情境,结果是学生杂乱无章地群魔乱舞,有的扭迪斯科,有的跳秧歌,连老师自己都扭动着不知道流派的舞蹈动作,荒谬至极。
反思:所有的情境都要服务于文本,脱离了文本思想,所有的情境设计就显得荒谬、多余了,就是子虚乌有的臆造。
对策:细读文本,行之有效。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教益的效果。教师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内涵、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因此,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是深入的、透彻的,才能对学生导航行之有效。
三、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
1.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基于生活
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