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初探
2013-04-29叶久保
叶久保
摘 要:就如何根据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发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资源;探索
学生学语文,课堂教学固然是主阵地,但仅仅利用语文课本,只靠课堂教学,要全面、迅速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从2011年4月起,我们开始了思考和探索:如何从吴城这个千年古镇的人文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等资源中,发掘与利用学生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并对学生课外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下半年,本人作为课题负责人,正式向省中小学课题基地办申报立项《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课题,并获批准。之后,我们将开展初步探索的一些做法做了归纳整理。
一、现状调查分析
2011年4月,我们印制了《吴城中学学生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利用情况调查表》,发至各班。表中设置了“除课堂学习以外,你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和“你认为课外时间,今后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能较快地提高语文水平?”两个问题。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语文学习途径和方法概念的认识是有限的,把语文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看”和“读”,理解为从“看”和“读”中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只有为数很少的学生理解到口语表达也是语文能力,如,回答“在与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接触中学习语文(学习口语表达)”,而在课外语文学习途径方法中,自觉学习写作的情况几乎没有。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语文课外学习的意识都没有,简单理解为做语文课外(家庭)作业,没有什么别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不知道语文学习既有获取信息(看、听和读)的方面,又有传达信息(说和写)的方面,还有搜集、整理信息等方面。学生的认识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讲解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增强他们课外语文学习的自觉性,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
对于问题二我们也作了相应的归纳分析。学生的“建议”,大都积极有效。这些“建议”不是给别人提的,是给他们自己提的,如何落到实处,需要教师设法引导和帮助。有些是他们自己无法做到的,需要教师或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环境。当然,也有学生提出“请老师补课”,这是对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发掘与利用的一个误解,认为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就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这也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二、近一年来的探索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生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如何根据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发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1.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尤其是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吴城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西滨,是该湖的核心区域。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是世界著名六大湿地之一,是鸟的天堂,候鸟乐园。学校与保护区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联系,给学生创设德育活动和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
去年冬季,组织学生开展冬令营,实地观看候鸟生活环境及其栖息情况,了解鸟类生活习性。教师指导观察,并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回来后,写参观感受。在活动中教学生观察,教学生写作。
今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板报稿,以班为单位,以年级为组,开展板报评比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写作和编报能力。
4月1日至7日是我省第31届爱鸟周,我们又与吴城保护站联合组织学生开展“爱鸟护鸟观鸟,共享和谐之美”主题教育活动,参观标本馆,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之后,举行题为《爱鸟周,我认识了____》征文竞赛。让学生在“看”和“听”中获得信息,在“写”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输出信息的能力。也由对保护区对鸟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
3月份,结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观看故事片《雷锋》,了解雷锋的成长历程和雷锋的故事。然后,开展《雷锋》电影观后感写作比赛,让学生受到心灵洗礼的同时,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
4月份,开展《幸福中国》课外读书活动,首先要求全体学生通读,在此基础上,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心得征文竞赛,让学生在受到德育教育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口头(口才)和书面表达能力。
2.成立吴城中学学生文学社
为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和文学素养,我们成立“吴城中学学生文学社”。通过举办讲座、指导写作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写作的平台。同時,创办社刊《芦笋》,发表学生习作,进行校内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3.开展中华文化弘扬活动
此类活动,主要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和写字训练活动。以班为单位,利用“阅读”和“写字”课训练,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比赛和写字比赛。通过竞赛,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读”“写”兴趣,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在探索和实验中,预期会取得更大成果。
2012.6
(作者单位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