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4-29董立河

新课程·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兴趣创新能力

董立河

摘 要:音乐教育是一项审美教育,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主要的要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音乐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新能力;兴趣

人類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说,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假如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我想,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是会得到扭转的。也只有如此,音乐教育才能够肩负起“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音乐教师应该让作品先打动自己,再去感染学生。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以情感人,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音乐表演的兴趣和欲望。在音乐教学中,导课尤为重要,只要教师教“导”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这部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音乐作品时,并没有点明课题,而是通过视唱音阶12345671开始,然后跳跃视唱单音1、3、5。掌握音高后,采用旋律视唱;3/4│135│5— —│,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蓝色多瑙河》。自然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简短的音乐主导动机,拉开了乐曲《蓝色多瑙河》的序幕,学生丰富的想象伴随着音乐随之产生“多瑙河在晨曦中苏醒,清晨的气氛显得安逸宁静,一派生机盎然……”导课有几种方法:以歌唱导入,学生兴趣高,学生主动,记得牢固;以表演导入,具有生动性;以故事导入,具有形象性,使学生印象深刻……。

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他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至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如,《蓝色多瑙河》音乐主导动机的出现,给学生带来感悟。“很好听的一首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是著名的圆舞曲之王……”抓住这一点,让他们了解,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部作品创作于1867年,正值奥地利与普鲁士战争的失败,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到处是战争创伤,空气沉闷,情绪低落。带着问题欣赏,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探究的积极性发掘了出来,他们认真地听,认真地想,他们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交融。总结时学生说:“欣赏这部音乐作品,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我们触摸到了作曲家的创作脉搏,特定时期,作品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体现出民族精神的伟大。乐曲的结束部主导主题|135|5— —|……由强渐弱,最后乐曲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我们似乎看到奥地利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坎坷,但依然充满希望迎接美好的明天。”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如,在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采用音乐、美术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画笔再现音乐,以此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乐曲中作者将俄罗斯风格的主题与东方音调交织在一起,两个曲调此起彼伏,水乳交融,由于两个主题的迭奏与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使乐曲的形象更为鲜明。学生的作品(绘画)色彩明亮,形象地描绘出一支商旅驼队在士兵的护卫下行进在草原上的情景。结合美术作品展开讨论时,学生说:“这首交响音画旋律朴实动听,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在表现友谊和民族团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平”。

音乐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应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音乐教师应多加强自身的业务和理论修养。以长远的目光,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昌盛,从未来教育的角度来实施教育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必将为祖国提供能促进国家兴旺发达、担负民族兴衰存亡的强大一代。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一中)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兴趣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