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环境下对“学评教”制度的探究

2013-04-29高桂桢

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制度

高桂桢

摘 要:“学评教”是我国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能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学生通过参与评教活动,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并及时把自己的学习需求反馈给教师,从而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再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实施评教活动,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全面准确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强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现代教育环境;“学评教”制度;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普遍采用“学评教”制度,它既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科学民主管理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笔者对“学评教”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法与措施,为改进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一、“学评教”制度实施的重要性

“学评教”制度是我国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学评教”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促使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行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第二,“学评教”制度是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教师能深刻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压力和挑战,势必不断进取,持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第三,“学评教”制度为高校提供决策的信息与依据。高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教学实际,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的决策。

二、“学评教”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学评教”制度主要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一表多用”指标来衡量教师教学活动,既没有考虑学科课程的特点,也没有考虑学生心智的不同,难免出现盲目打分、随意打分的现象,导致学生评价可信度下降,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对教师有失公正。

(二)教师对“学评教”制度认识不够

有些教师对“学评教”制度缺乏认识,主要表现在:对评教工作重视程度低;对评教的态度不端正,个别教师为了取得评教好成绩,采取不正当手段,如以操纵考试成绩来压制学生,要求学生给其打高分,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同时评价结果造成对其他教师的不公平。

(三)设计不合理

“学评教”制度的组织实施不到位。由于学生学科背景不同,在对非专业的教师进行评价时存在评价技能偏差,使评价难以获得教师的认可,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大部分高校只重评教结果、不重评教过程,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扭曲了师生关系,使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

(四)评价结果可信度低

大部分高校都安排“定期评教”,课程进度不同,课程结束的时间不一样,因此,学生对于早结束的课程的记忆已经模糊,在评价时随意给教师打分,致使评价结果不准确、可信度较低。

(五)评价结果有效性差

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有些高校管理部门只是做简单的统计,然后以分数形式告知教师,并未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教师并不清楚自己教学行为的优劣,无法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降低了评价的有效性。

三、有效实施“学评教”制度的建议与措施

尽管各高校在实施“学评教”制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和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评教工作并持续改进。

(一)确定评教工作的目标

学生评教服务于教师教学工作,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在评教工作中,要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目标,才能够吸引学生和教师积极正确地参与评教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

“学评教”制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授课主体,因此,学生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传统的评价指标只是从教师的教态、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设置,偏重于教师的教风,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在此,笔者拟提出一种新的“学评教”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诊断、纠偏,又能使学生了解自身学到了什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无缝连接。

以下图表为例,从授课主体与授课对象协调统一方面进行某课程评价指标的设置。

(三)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评教活动

学生是评教的主体,评教结果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从内心里重视评教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评教能力。第一,开展评教培训。针对学生开展关于评教目的、意义、态度及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如何进行评价,以保证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第二,开设关于学生评教性质的选修课。让学生充分了解评教的重要性及权利义务观,端正评教态度,积极参与评教活动,最终保证学生的参评率,体现评价的公正性。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评教”制度的意义,积极配合评教工作

教师是受评对象,在实施“学评教”制度中担当重要角色。第一,引导教师端正心态,正确认识评教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评教活动,以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第二,引导教师理性面对评教结果,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五)评教管理部门要顾全大局,统筹安排,在制定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学评教”制度

评教管理部门是“学评教”制度的制定者,在制定过程中要高屋建瓴,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第一,不断完善评教指标体系。基于学科特色,评价指标要素设置要实现多元化和权重差异化,从而提升评教结果的有效性。第二,合理安排评教时段。每学期按课程完成进度组织期中和期末两次评教,一方面教师有改进教学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有认真评价的思考空间,从而实现评教结果的公正性。第三,适当丰富学生评教的形式。比如通过座谈会、教师信箱、教学信息反馈等方式,教师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满足学生的需求。第四,正确使用评教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激励措施之一,但权重不宜太高,更不能将其设定成唯一的指标依据。第五,教学管理部门要监督评教活动的全过程。防止学生、教师、评教管理者任何一方采取不正当手段,从而确保评教工作的客观、公正。第六,教学管理部门要科学处理评教信息,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定量评价采取分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处理手段,剔除一定比例的最高分、最低分和无效数据,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客观定性评价。第七,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在学生评教结束后,教学管理部门要及时反馈评教结果,这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时整改。第八,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各学院对评价结果要高度重视,对排名靠前的教师可给予鼓励;对排名靠后的教师学院要制订帮扶计划,尽快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中间状态教师,要提醒他们关注评教中得分较低指标并改进,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学生评教的客观性。

尽管“学评教”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该项制度的实施使广大教师更能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学生通过参与评教活动,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并及时把自己的学习需求反馈给教师,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实施评教活动,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全面准确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强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伟松,彭煜林.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评教工作的研究与推广[J].科教导刊,2012,(25).

[2]李健康.“学评教”弊大于利[J].教研探索,2013,(4).

[3]宁满秀,刘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改进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2,(3).

[4]吴珍珍,易香玲,吕庆田.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2012,(13).

[5]黄芳.高校评教系统的分析与优化[J].时代经贸,2012,(12).

[6]吴珍珍,贾磊,周洁,等.大学生评教效度优化体系研究[J].文化与营销,2012,(31).

[7]徐斌,袁亚玲.高校学生评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2,(10).

责编:思 源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制度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