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相亲节目的同质化与差异性

2013-04-29梁玉峰

关键词:非诚勿扰差异性同质化

梁玉峰

摘要:细数目前国内各类型的电视相亲栏目,大大小小不下20个,各电视台为了保证收视率,都挖空心思大做文章,力争在同质化的现状中突出其特色。以目前最具人气的相亲栏目《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为研究对象,从栏目包装、模式、主持人和嘉宾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同与异,进而肯定电视相亲节目同质化中的差异性竞争策略,认为这是电视相亲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相亲节目;同质化;差异性;《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09104

2010年以来,《非诚勿扰》(江苏卫视)、《我们约会吧》(湖南卫视)、《缘来是你》(安徽卫视)、《为爱向前冲》(东南卫视)、《百里挑一》(东方卫视)、《爱情来敲门》(山东卫视)、《爱情连连看》(浙江卫视)、《爱的就是你》(广西卫视)等相亲节目纷纷绚丽登场。各电视台为了保证收视率,在节目包装、模式、主持人和内容等方面大做文章,力争在相亲节目同质化中突出其特色。

一、节目包装

包装是电视相亲节目非常重视的方面。从《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看,这两档电视相亲节目同是借鉴英国相亲节目《Take Me Out》,在节目包装方面有相似处,都很重视舞台场景的设计和节目的音乐效果。虽然这样,这两档节目还是有明显差异,且都自成风格。

(一)舞台场景设计

《非诚勿扰》侧重于营造舞台的疏离感和空间的并置性,使舞台场景在壮观之外更显梦幻、浪漫之美。《非诚勿扰》的舞台场景空间设计虽然模仿《Take Me Out》,但模仿得很成功。宽敞、大气的演播厅内,一个超大的T型舞台,长长的T型伸展台,不仅充当了连接男女嘉宾的桥梁,而且在视觉上增加了场景空间的宽敞感。在舞台最核心最耀眼的位置,24位美丽的女嘉宾,极富优越感地审视着T型台中部每位前来相亲的男嘉宾。她们分两队呈扇形分布在弧形列席台上,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观众和男嘉宾的目光,而舞台赋予她们的高度又疏离了她们和观众及男嘉宾之间的距离,从而营造出一种梦幻、浪漫的场景。现场观众以及点评嘉宾分坐舞台两边,致使现场观众能轻松地捕捉到台上每一个人的表现,加强了现场参与感[1]98。而在用大屏幕播放男嘉宾资料时,采用全景镜头俯拍,这样对于舞台上男女嘉宾的一举一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尽收眼底,又增加了场外观众的参与感。最重要的是,大屏幕的运用,不仅仅使观众获得了更多关于男嘉宾的现场补充资料,而且营造了空间的并置性。《非诚勿扰》的灯光以蓝色为主调,清新亮丽,层次设计恰到好处,借助灯光的感染力,美丽的女嘉宾及其他在场人物的行为披上了梦幻、浪漫的色彩。这些视觉元素与节目内容相联系,让人产生一种想象的空间[2]53。

《我们约会吧》侧重营造的是舞台的温馨感和节目的亲切感,在其温暖之上更增轻松、活泼之趣。同样是脱胎于《Take Me Out》,《我们约会吧》将舞台设计稍加修改,直接用固定的台阶代替了升降梯,女嘉宾从后台突然出现在台阶上,虽没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梦幻,但依然不减转角遇到爱的惊喜,让人充满了期待。T型台没有《非诚勿扰》那么明显,也没有那样的长度,而是相对短小可爱的造型,其中部两侧有突出的弧状设计,整体构成一个圆形,那里是主持人和女嘉宾的位置。盛装打扮的女嘉宾从高高的台阶上款款走下来,摇曳着婀娜的身姿走过T台,向充满期待的男嘉宾打个招呼,再返回到主持人身边,仿佛模特走秀台一样,女嘉宾将其最初的美好展现给大家。这个过程不仅是女嘉宾用肢体语言介绍自己的过程,也是其向所有的嘉宾观众诠释惊喜的过程。《我们约会吧》的整个舞台以粉色为主调。暖暖的色调,浪漫而亲切,且男女嘉宾所处的位置也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这样的设计使嘉宾们都可以用轻松、自然的姿态面对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嘉宾间以及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本身倍显亲切感。

不过,与《非诚勿扰》相比,《我们约会吧》在舞台空间和灯光设计方面略显不足。首先,《我们约会吧》舞台空间比较狭小,既使18位身材魁岸的男嘉宾一字排开,也难壮其气场。尤其是《我们约会吧》嘉宾外拍的视频只是以插播的方式展现,电视机前的观众只能随着视频的进程,逐步增加对女嘉宾的了解,却看不到播放的同时舞台上其他人的反应,这种方式只能在一个时空内,呈现一种情节。影像是表现性的,它给人提供的感性的视觉愉悦,空间上的并置性本应该是电视画面的优长所在,而《我们约会吧》却消解了“空间上的共时呈现”的优势,不得不說是个败笔[2]55。其次,《我们约会吧》舞台灯光配置色系相近、线条明显,给人视觉上单调、杂乱之感。

(二)节目音效

节目音效方面,这两档相亲节目都是对不同的情节和不同的结果,搭配了不同的音乐。如牵手成功时,为渲染出浓浓的幸福感,《非诚勿扰》播放《梁山伯与朱丽叶》,《我们约会吧》则播放《这就是爱》;男嘉宾牵手失败时则分别播放《可惜不是你》和《等你爱我》,以表达流淌在当事人与其他观看者心里那种淡淡的伤感和遗憾;《非诚勿扰》中男生选择心动女生时另外两位女生归位的背景音乐是《不爱,请闪开》,暗示两位女嘉宾受挫后内心依旧骄傲,而男生向心动女生作最后告白时背景音乐为《Try》,则是鼓励男嘉宾为爱再勇敢地争取。这样,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可观性,同时也形成了节目自身的稳定性,让观众在听到不同的音乐时就知晓场上的不同情况。

此外,《非诚勿扰》还增加了综艺节目常用的搞怪声,或者具有童趣效果的音效等画外音设置,来配合嘉宾或主持人说话所营造的氛围,如比较搞笑的气氛,就会发出“唔”、“嘻嘻”等声音。这种配置,使节目极富“画面感”,同时渲染节目的气氛,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我们约会吧》在音乐配置方面做得一样突出,不同的是它没有画外音设置,也无需设置,因为节目本身偏娱乐性,快乐达人何炅主持中的娱乐化元素,让整个节目的气氛轻松、活泼。主持人及点评嘉宾的幽默风趣比那些搞怪笑声之类显得更灵动多姿;升级版《我们约会吧》在邱启明深沉犀利、一语中的的言语风格下,更是无需画外音和搞怪笑声的点缀。这也是《我们约会吧》的独特之处。

二、节目模式

当前相亲交友节目中男女嘉宾数量处于“男女失衡”的状态,或“多女选一男”或“多男选一女”。在整个节目过程中,最初拥有主动权的嘉宾通过亮灯或熄灯及时且快速地表明自己是否有兴趣。这既加快了节目的节奏,避免节目陷入冗长、拖沓的境地,同时也为观众和嘉宾参与节目提供了便利。这种“男女失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婚恋观,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工作节奏,也满足了他们对个性的追求,也是节目吸引广大年轻人的重要原因[1]98。

《非诚勿扰》——“多女选一男”。《非诚勿扰》采用24位女嘉宾同时面对一位男嘉宾的模式。从节目一开始直到进入“男生权利”环节,选择的主动权都是掌握在女嘉宾手里,此时的男嘉宾处于被女性审视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被动接受,女性就应该表现得内敛、含蓄的传统婚恋观念。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女性有了主动说话的权利,对不理想的男嘉宾,哪怕仅仅是因为其穿着打扮或令人不悦的小动作,都可以坚决地说“不”。这种表达挑战了男性传统的权威,不仅迎合了多数女性观众反传统的心理,增加其认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合男性观众喜欢刺激的心理,带给他们新鲜感。

《我们约会吧》——“多男选一女”。相比《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让18位男生面对一位女生,似乎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婚恋观的窠臼,但是能够单枪匹马地挑战18位男嘉宾,就已经展示了女嘉宾的今非昔比了。多男对一女的节目模式形成的对话自然是以女嘉宾的对话为中心,男嘉宾的对话被边缘化。这种女为主、男为辅的对话方式实际上也是对女性话语权的一种彰显。节目中,更有不在少数的女嘉宾大胆地当面向男嘉宾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如为余扬而来的张思文。这种一开始处于被动地位的女嘉宾所表现出的现代女性的勇敢、大方、大胆争取自己幸福的特质不亚于《非诚勿扰》中开始就占有主动权的女嘉宾。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一文中探讨了女性身体形象的意义和价值,她发现窥视女性身体是男性观众获得视觉愉悦的重要来源[3]。而《非诚勿扰》采用“众女选一男”的形式,每期节目中都有24位娇美的女嘉宾,不仅在戏份上占绝对优势,也制造了更多的话题。这也是《非诚勿扰》比《我们约会吧》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此,升级版《我们约会吧》改变了“多男选一女”的模式,向《非诚勿扰》“多女选一男”看齐,加大了女嘉宾数量,理性科学的婚恋匹配系统“Mr.Rihgt”從百名女嘉宾中挑出30位作为台上嘉宾;而《非诚勿扰》在坚持台上24位女嘉宾的同时又增加了“爱转角”的24位台下女嘉宾。

三、主持人及评点嘉宾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4],而节目主持人就是媒介赋予其增强传播效果的媒介人物,同时又充当了一种媒介讯息。主持人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通过自身的行为可以产生分享信息和传递知识的效果,也可以产生行为参照框架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识结构和信息欲求,促使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转变[1]99。电视相亲节目都很重视节目主持人,上场主持的几乎都是各个电视台的当家主持、台柱子。

《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在主持人的选择上都是名牌主持人战略。《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在主持该节目之前,就已经因为主持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获得了很高的声誉。风格沉稳、睿智,临场反应快,最主要的是废话不多,说出来的都在点子上,处变不惊,无论是节目的把控,高潮调动,还是突发事件的巧妙缓解,都能处理得当。《我们约会吧》的主持人先是何炅,国内娱乐界的金牌主持,主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栏目长达十余年,主持风格幽默诙谐、柔婉亲切;后是邱启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的原主持人,“邱式表达”犀利不减,还原节目真实、善良的本原,让所有观点在同一舞台上呈现,以绝对平等的状态交流碰撞,让《我们约会吧》成为“小舞台,大社会”。他们的优秀有口皆碑,他们的“知名度”不仅有助于把原先节目的观众带到这个节目中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质量。

对于节目价值导向的把控,点评嘉宾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诚勿扰》的点评嘉宾乐嘉,作为性格色彩专家,非常擅长心理分析;黄菡以其女性视角像母亲给儿女的婚姻把关一样,在节目中适时地从不同角度给嘉宾以针对性的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提示。这些建议和提示增加了节目的深度和厚度,帮助嘉宾撇开世俗的表象,挖掘人物内心最真实的东西,便于他们作出正确选择,同时吸引更多的场外观众对节目的关注。而《我们约会吧》的点评嘉宾是“美女团”的五个人,她们都是没有经历过婚姻的女性,有的甚至还是在校大学生,节目过程中主要是补充一些嘉宾的个人信息,极力撮合男女嘉宾或搞活气氛。她们增加的不是节目的深度而是节目的热闹度,虽然失去了相亲交友节目把关建议的意义,但是增强了节目的娱乐化。升级版的《我们约会吧》则直接去除评点嘉宾,完全成了主持人邱启明的舞台。

四、节目内容

相亲节目要好看,叙事上就不能平铺直叙;男女嘉宾要吸引人,就要有故事,还要善于表达。所以电视相亲节目在叙事和挑选嘉宾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一)叙事的戏剧性与冲突性

《非诚勿扰》的节目编排也很有创意。《非诚勿扰》节目采用并列的结构编排方式,每期节目安排5位男嘉宾来相亲。每位男嘉宾从出场到离开就是一个独立的寻爱故事,每期节目都似一本故事集,而每个故事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步来让读者了解同一位男嘉宾,流程清晰,节奏明快。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高潮,每期节目都有一个大高潮,此起彼伏、趣味无穷。看似简单的情节,却充满了悬念和冲突。

《非诚勿扰》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方在于它设置了《Take Me Out》中没有的男嘉宾用表决器选择心动女生的环节,它使观众知道了男嘉宾的心意所在,同时也为“看戏”的观众及在场的嘉宾、主持人留下悬念: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引导大家一块儿去寻求答案。当然,这一环节在情节上的作用,实质是设置了区别于节目环节的另外一条情感线索,它是男嘉宾与心动女生之间关系的纽带。而男嘉宾又同时面对24位不同背景、不同收入、不同需求、不同教育程度甚至不同国籍的女性。在这种一对多的绝对不平衡的情况下,女嘉宾及时地亮灯或熄灯,嘉宾间不断的提问和话语冲突营造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如果男嘉宾被台上的24位女嘉宾全部拒绝,面临失败之际,如果“爱转角”的女嘉宾有人站起,则峰回路转,男嘉宾照样有牵手成功的希望。

《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的环节和结构形式基本相似,它是通过“第一印象”、“基本展示”、“补充展示”三个环节来了解女嘉宾,每期节目有18位男嘉宾与5位女嘉宾来相亲。只是节目所表现的戏剧意味略显淡薄,没有特别风格化的人物,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明显设置选择心仪对象的环节,只是女嘉宾在登台之前向“美女团”象征性地表示了自己最初的心意,而其他人一无所知。这样在嘉宾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焦点没有放在重点人物身上,呈现给观众的总体感觉,像“散文”一样,节奏缓慢,缺乏冲突性和戏剧化的观赏趣味。并且《我们约会吧》的嘉宾没有《非诚勿扰》那么多元化,自然话题就没有那么丰富和具有冲突性,内容的精彩度也就不如《非诚勿扰》。升级版的《我们约会吧》,由于采用《非诚勿扰》式的“众女选一男”形式,内容精彩度和趣味性有较大提高。

(二)男女嘉宾选择:有故事、善表达、多元化

《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两个节目在男女嘉宾的选择上,都体现了共同的标准:有故事、善表达、多元化。《非诚勿扰》节目主编李政认为,对于嘉宾的甄选,两方面很关键:一是多元化,希望嘉宾在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都表现出多元化;二是善表达,如今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像只用贴照片、填资料的普通交友网站,节目中的嘉宾需通过镜头面对亿万观众。而多样性也就意味着故事和话题[5]。

《非诚勿扰》与众多电视节目特别是婚恋类电视节目相比,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先期挑选嘉宾上[6]。节目中24位佳丽年龄主要集中于25岁至35岁之间,跨度较大;职业多样,有公务员、作家、企业高管、销售员、科研人员、外国留学生等;舞台上甚至还有双胞胎姐妹一起来相亲的。这样多元化的嘉宾必然给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故事,也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和看戏心态。李政表示,在每期5位男嘉宾中,必然有一个形象不错的,有一个职业不错的,一个曾经有过丰富感情故事的,还有一个敢于表达某种价值观的,这种差异化的选择使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可看的内容 [1]99。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节目嘉宾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必然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既增加节目的深度,同时也引发观众对那些话题的思考。《非诚勿扰》的嘉宾最独特的是风格化人物形象的设置。每位女嘉宾的站台前都会有一个标签,介绍人物的主要特点,而男嘉宾或坚韧强势,或幽默风趣,或文质彬彬。这样设置归根到底就是突出人物本质,“黑就比生活更黑,富就比生活更富”,在观众心理上建构几个可爱的人,几个可恨的人,使观众在期待中追随一期又一期的節目[2]54。

《我们约会吧》甄选嘉宾也力求差异化,每一期的嘉宾都是有着不同职业、年龄、背景、学历、价值观甚至国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约会吧》节目的嘉宾较之于《非诚勿扰》在年龄上要偏小一点儿。嘉宾的年轻也就多少会缺少故事性,表达能力也就不比更成熟些的嘉宾。没有风格化的嘉宾,自然也没多少关注点,以致于观众缺乏观看动机。

女性和男性的婚恋观是有差别的,所以《非诚勿扰》中女嘉宾所提话题或问题会相对多一些,更有实际意义一些,“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24位呢!而《我们约会吧》男嘉宾的问题相对表面且碍于怜香惜玉的心理,很少会提刁钻的问题。缺少具有可看性和争议性的话题,节目就不免单薄。好在升级版的《我们约会吧》在这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婚恋匹配系统“Mr.Rihgt”的使用多少也增加了一些理性精神和科幻色彩。

以《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精益求精,力求突破,在节目包装、节目模式、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同质化中的差异性竞争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万铃.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不足[J].新闻知识,2011(9).

[2]马丽琳.戏剧性情节与风格化空间的融合优势——《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比较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3).

[3]段尚,胡彬.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出路探究[J].知识经济,2008(12):96.

[4]李彬.传播学引论[M].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12.

[5]揭秘《非诚勿扰》制作流程 80后撑起幕后团队[EB/OL].[20100525] [20121220]. http://www.fjsen.com/n/201005/25/content_3245151.htm.

[6]邱倩雯,蔡之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功因素探析[J].电影评介,2010(10):82.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差异性同质化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非诚勿扰》告白策略之语用分析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