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六法”
2013-04-29王永红
一、回顾旧文,联系新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因此,在教学导入新课时,可借助于与新教学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猜测、想象,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课堂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关于爬山虎叶子的描写,学生集体背诵。师提问:本文也用“爬山虎”做题目,它是写景的吗?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本文是以记事为主的。然后齐读课题,感悟那一墙绿绿的、充满生机的爬山虎。
二、歌曲导入,轻松怡情
歌曲可以怡情,借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音乐作为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情绪,放松心情,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由倾听“月光奏鸣曲”开始,同学们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师问,这首曲子好听吗?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随机介绍这首曲子的作者贝多芬的资料,自然水到渠成。随后提问,想知道这首曲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的吗?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一对兄妹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三、引经诵典,陶冶情操
诗词佳句是古文人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有关的名言警句作为导入语,既能有效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考虑到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因此出示名言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由此导入新课。师说:从古至今,纯真的友情总被世人们所歌颂,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许多有名的诗词佳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吧!这样的导入,不仅学生明确了学文的目的,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四、看文插图,直观引入
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这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虽然,文中的图片没有实物那么直观、形象,但也同样令人赏心悦目,不仅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审美,还能加深学生对画面的印象,近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我就是由课文中的图片引入的。学生翻开书,看插图。教师语言叙述:有一座小村庄,它坐落在悠远的山谷中,那里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极了。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小村庄,你有何感想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吗?想知道书上是怎样描写的吗?谁能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五、板画导入,形象具体
上课前导入板画或出示图片,能给学生以直观、具体的视觉体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图画或学习,学生有章可循。然而,板画也是对教师技能的一大考验。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方能行之有效。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童话故事,告诉同学们不要骄傲,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在教学本文时,上课伊始,我就在黑板上画出陶罐和铁罐,并板书:陶罐、铁罐。指图问同学们,陶罐和陶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随机板书,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然后指出,在皇宫的厨房中,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问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共同学文。
六、谜语引入,增添情趣
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导入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也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也可以由谜语导入,通过具体形象、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王永红(1982-),女,吉林省东辽县凌云小学,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