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彼得·潘的人物形象

2013-04-29崔晓君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原型批评集体无意识彼得

摘 要: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诺斯洛普·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彼得·潘作为童话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广受欢迎,这与这个人物形象所隐含的神话原型有着很大的关联。彼得·潘的名字“潘”的由来与希腊神话中的潘神有很大渊源;彼得带领孩子们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而飞天的题材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彼得在孩子们心中是个英雄,就像希腊神话中打倒怪物,立下伟业的卓越青年;彼得任性调皮,永远也长不大,这与爱神丘比特的形象十分相近。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帮助人们加深了对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喜爱。

关键词:神话 原型批评 彼得·潘 集体无意识

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出自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童话剧和童话故事《小飞侠彼得·潘》。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扮演童话中的种种角色。巴里被他们的游戏吸引,也加入到其中。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这位作家故事中的人物,那个最活跃的男孩彼得,便化作了他童话的主人公。

《小飞侠彼得·潘》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巨大轰动。后来,巴里把它改写成童话故事,从此,《小飞侠彼得·潘》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而剧中的那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彼得·潘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符号,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永无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彼得·潘天真活泼,嫉恶如仇,勇敢而富于牺牲精神。彼得·潘如此受欢迎,与这个角色所对应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潜在的神话原型有着重要的关联。原型批评家认为,这里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圣经及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类的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学类型,许多作家往往是通过从古代神话中寻找灵感,构思人物形象。而“希腊罗马神话又具有浓厚的童话性因素,是童话文学产生的源头和土壤”,并且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怪物等元素“具有特殊的童话审美效果,特别契合儿童的心理”,“对于童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原型批评思潮为探寻经典童话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批评

弗洛伊德曾断言,“支配着我们的行动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②。卡尔·荣格则进一步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体无意识转移到集体无意识,强调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类心理探索事业。

荣格将人类心理分为三个部分:个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其中,“个人无意识有赖于层次更深和渊源更久远的集体无意识”③。集体无意识属于历史而非个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是种族对人类历史的记忆,它包含着非个人的神话特征”④。神话的起源尚无从知晓,但肯定不是个人心理的获得物,而应归属于一般的人类心理模式。集体无意识被定义为原型。所谓原型(archetype),一词由希腊文arche(原初)和type(形式)组成。原型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1957年,加拿大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发表了其成名作《批评的解剖》,接受了荣格关于神话和原型的思想,将它们发展为自成体系的批评方法,世称原型批评,或者神话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家都提出这样的假设: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作家写小说的主要动机,是要满足某些隐秘的欲望。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梦幻,只有把握了艺术主体的隐秘欲望,才能透彻地阐释文本。在荣格看来,呈现在作品之中的主要不是个人无意识,而是集体无意识。决定文学作品意义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因此,要透彻地阐释文本,关键是要对文本之中的原型进行探索,探讨它的历史文化因素,探究其神话渊源。

二、彼得·潘的神话原型分析

巴里虚构了一个会飞的、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彼得·潘。他天真活泼、疾恶如仇,勇敢而富于牺牲精神。彼得有着极强的飞行技术,他淘气天真,又勇敢无畏,既是一个“顽童”,也是一个“能者”,他的个性突出,是群体的领导者,他的这些典型性格无一不反映出潜在的神话原型。

1.彼得·潘“潘”的由来

彼得·潘得名彼得·潘,自有其中的渊源,单从“潘”字来讲,自然会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潘神。作者或许取自有意或许只是无意识中对潘神原型的引入。潘神是人们众所周知的神之一,对他的理解自然属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范畴。潘神是山林之神,畜牧之神,其腰部以上为人,但头上长有山羊的耳朵和一对羊角,腰部以下为山羊的身形,双脚是一对羊蹄。潘神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较为独特,他出生时,众神对这个相貌奇特的小东西非常欣赏,为他取名“潘”,意思是“受众人喜爱者”⑤。一方面,潘神快乐,顽皮,是森林的精灵,生活没有固定的规则,只是享乐玩耍,另一方面,由于他独特的外表,很多情况下会带来不便,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也屡屡受挫。他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却总是被排挤,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所有理解他的人对这个常年生活在丛林中自由自在的精灵更多的应该是“怜爱”。

彼得·潘一直生活在永无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他快乐,顽皮,每天都有享不尽的游戏等着他,然而,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永远也长不大,他爱遗忘。岛上的孩子们都会长大,都会离开永无岛,只有他不会。彼得不懂得爱。于是所有喜欢他的人都为他难过,包括温迪,为他去死的小仙女叮叮铃,印第安公主虎莲,救了他一命的永无鸟,永无岛上的孩子们,以及那些甘愿让彼得骑在自己的尾巴上玩耍的美人鱼们。他们都觉得彼得·潘是个可怜的孩子,彼得·潘就像潘神一样,是会让人们“怜爱”的。

2.会飞的彼得·潘

飞天是神话的基本题材之一。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人类飞行的故事,饱含了人类渴望飞行,渴望自由的欲求。英雄柏修斯凭借飞行鞋升空斩获女妖美杜萨;伯罗洛丰驯服神马腾空斩怪;代达罗斯制作双翼飞上蓝天,摆脱幽禁……几乎所有的希腊众神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升空,自由自在地飞行。其中还有一个与彼得十分相似的会飞的小男孩形象,就是长着一双小翅膀的爱神丘比特。

彼得·潘有着极强的飞行技术。“彼得能在空中睡觉而不往下坠,他只消仰卧着就能漂浮。这至少一部分是因为,他身子特轻,要是你在他身后吹口气,他就漂得更快。”⑥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作者让彼得会飞,也就承载了人类的共同梦想,通过集体无意识中飞天的神话题材,让彼得的形象与孩子们渴望自由的潜意识产生共鸣,使彼得·潘能够真正自由地在空中飞行。

3.英雄和领导者彼得·潘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年纪轻轻便已立下了丰功伟业的卓越青年。赫拉克勒斯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在迷宫除害;英雄柏修斯斩获女妖美杜萨;伯罗洛丰驯服神马腾空斩怪;伊阿宋远征夺取金羊毛……他们拥有着儿童崇尚的理想人格,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力”。孩童们往往憧憬能者,有一种“英雄崇拜”和“强者渴望”意识,也就是对“力”的崇拜:“力量、能力、勇力、魔力、魅力、权力、智力,这些都是为男孩子所看重的”,孩子们民选的“首领”特质。

在《小飞侠彼得·潘》这部以儿童作为主要受众的童话作品中,主人公彼得·潘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英雄神话原型的能者。比如礁湖之战中,彼得、温迪都受伤了,这时候飘过来一只风筝,彼得叫温迪爬到风筝上去,别管他。就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一边听着全世界最哀伤的声音——人鱼唱月,一边勇敢地对自己说:“死,是最伟大的冒险”⑦。

彼得带着温迪他们一起飞到梦幻岛上,岛上历险故事连连不断。尽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勇敢的彼得·潘总是会改变逆境,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敏,想出妙计搭救伙伴,在战场上从未退缩过,面对海盗胡克这样的强敌,他发出了这样的誓言:“我要和胡克拼个你死我活”⑧。岛上的孩子们都听彼得的指挥,他们相信彼得的本领,相信只有彼得才能成为他们的领导者。

4.任性调皮的彼得·潘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说到任性调皮,就不得不提到美神维纳斯之子小爱神丘比特,相传他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

在神话故事中,他是永远长不大的美少年,但性情善变,喜怒无常,喜欢调皮捣蛋。他有一张金弓、一枝金箭和一枝铅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即使是冤家也会成佳偶,而且爱情一定甜蜜、快乐;相反,被他的铅箭射中,便会拒绝爱情,就是佳偶也会变成冤家。小爱神的箭无论神和人都抵挡不住,因此神们都对他畏惧三分。他曾经用金箭射向阿波罗,用铅箭射向水泽仙子达芙涅,结果令阿波罗闹失恋。

彼得·潘也是个高傲、任性、调皮的孩子,他的身上满是丘比特的影子。彼得·潘骄傲自大,总是像其他人夸耀自己的本领。他总是等到最后那一瞬间才去救人,而且,他好像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而不是专门为了救人。

彼得调皮得很,他学着胡克说话,蒙骗海盗,学着鳄鱼肚子里的钟表滴答声,吓得海盗们不知所措。他讨厌机会主义,他要把敌人先叫醒,再杀他。

彼得有时倔强的不可理喻,他永远也不会承认他有多么的需要温迪,有多么的不想让温迪他们离开,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谁也不能和他对着干。他永远也不会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

5.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

爱神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常以一个会飞的小男孩的形象出现,在希腊众神中,似乎永远是个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在《小飞侠彼得·潘》中,“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⑨。这是彼得·潘与丘比特最大的契合

点。彼得说:“我只愿意永远做个小男孩,永远地玩”⑩。对于彼得来讲,长大成人没有一点好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永远不长大,才能永远无忧无虑,尽情地玩耍。彼得和小爱神丘比特性格相仿,都爱恶作剧,贪玩,天真,不了解大人世界。丘比特拿着的箭决定爱情,他自己却不懂得爱的真谛。

直到在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一书中,出现了“丘比特与普赛克”的故事后,丘比特才有了美少年的成人形象。丘比特爱上了普赛克,他懂得了爱,也经历了爱的考验,懂得了成长的价值。而彼得·潘却一直在拒绝着爱,因为他失去过母爱,他已经忘记了怎样去爱别人。巴里塑造的这个小男孩,表面上欢快得很,实则快乐地让人心疼。故事的结尾彼得·潘放弃了恶作剧,让温迪他们重回父母的身边,或许他隐约明白了什么叫做亲情,然而他却永远也不可能拥有,长不大的彼得有着其他孩子享受不到的快乐,可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的亲情的幸福,他却永远也得不到。

三、结语

荣格指出,呈现在作品之中的主要是集体无意识,决定作品意义的是历史文化渊源。弗莱提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是文学的原型。要想真正了解一部文学作品或某一人物形象,就必须挖掘其潜在的集体无意识的渊源——神话。彼得·潘这一人物形象隐含着丰富的神话原型,自由飞翔,任性调皮,英勇果敢,拒绝长大,这些人物特性都与源远流长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情节和神话人物紧密相扣。由神话原型构思出的彼得·潘与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产生共鸣,使这个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得到了最切实的理解与喜爱之情。

①⑤ 舒伟:《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鉴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第243页。

② [奥]弗洛伊德:《超越唯乐原则》,见《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③ 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④ [瑞士]卡尔·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见《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3页。

⑥⑦⑧⑨⑩ [英]杰姆·巴里:《小飞侠彼得·潘》,李欣人译,上海人民美术2009年版,第22页,第52页,第77页,第2页,第63页。

参考文献:

[1] [英]杰姆·巴里.小飞侠彼得·潘[M].李欣人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 舒伟.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鉴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 舒伟.走进童话奇境——中西童话文学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 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 者:崔晓君,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原型批评集体无意识彼得
彼得与狼
彼得潘
彼得潘
《原野》:生命意识与非理性意识的狂欢
集体无意识视角下的网民互联网生存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长不大的彼得·潘
《梦》的解析
以原型批评视角分析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
《野性的呼唤》中的神话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