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冥悟笔法 微变体势

2013-04-29范作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刘墉苏轼书法

摘 要:本文从刘墉与翁方纲的一段书坛公案切入,对刘墉的学书思想进行研究。刘墉的学书思想主要表现在师法晋贤、讲求功力;冥悟笔法、取其精华;微变体式、食古而化三个层面。刘墉书法对苏轼的理解和超越正是刘墉学书思想的集中展现。

关键词:刘墉 书法 学书思想 苏轼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代山东诸城人(今属山东高密),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为一代名相。政治上以清正廉洁闻名,在民间他是一位堪比包青天的传奇人物。在书法艺术上,他是有清一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清代帖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浓墨宰相”。刘墉不仅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特别是刘墉的学书思想颇有特点,下面我们就从刘墉与翁方纲的这段书坛公案谈起。

乾隆间,都下言书推刘诸城、董宛平两家。戈仙舟学士,宛平之婿,而诸城门人也。尝质诸城书诣于宛平。宛平曰:“问汝师,那一笔是古人?”学士以告诸城。诸城曰:“我自成我书耳,问汝岳翁,那一笔是自己?”①

刘墉书法貌丰骨劲,古拙浑厚,在学书临帖思想上讲求“不求形似”,对于这一思想,翁方纲是颇有看法的,他在《跋古册子》中说:“得天居士临古纯以神行,岂亦若米老所云二王以前有高古耶?米董临古,皆自谓神逼古人,而不取形似,文敏亦然。愚尝谓书家自有神骨,则无庸临古也,若临古不求形似,则冯、汤仿《禊帖》可以欺后学矣。每与石庵(刘墉)力辨之。”②

从刘墉与翁方纲这两段相对性的文献,我们可以一窥刘墉的学书临帖思想。从表面来看刘墉学书临帖是强调“不求形似”的,表现在刘墉的书法创作之中也确实如此,刘墉学赵董却一点没有赵董的流利反而有滞涩感,刘墉学习苏轼却没有苏轼的欹侧和左秀右枯之感,学习颜真卿却没有挑剔之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翁方纲才会质问(刘墉):“那一笔是古人?”而翁方纲所说的“若书家临古而不求形似,则可以欺后学矣”,确实表现出翁方纲严谨的学书态度,但是刘墉的“不求形似”也并非任笔为体。可以说翁方纲与刘墉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临古学书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翁方纲的学书态度对于我们当今纠正浮躁的、急于求成的学书风气是有价值的,而刘墉开放的学书理念似乎更能给人以启迪。综合来看,关于刘墉的学书思想,以下几点颇为值得玩味。

一、“学书胡可一日离晋贤师范耶”

刘墉临帖功力扎实深厚。他出身世族大家,父亲刘统勋学习赵、董,颇有书名,刘墉学书亦从赵董入手,壮迁坡老,上攀晋唐,对苏轼、颜真卿、钟繇、王羲之、董其昌、虞世南等人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临习甚勤。一位在刘墉五十八岁时亲自到刘府上求字的人说:“予于丁酉年亲见诸城相国求书。先生云:‘余每日早起,必临模阁帖数则。四十年来未尝少解。学书胡可一日离晋贤师范耶。”③ 我们由此可见刘墉临帖用功之勤。因此刘墉的“不求形似”是基于深厚的临帖功底的,如果今人盲目学习刘墉的“不求形似”,动辄以此标榜,那就是自欺欺人了。翁方纲对于刘墉书法无来历的看法是肤浅的,事实上刘墉书法浸淫晋唐法帖甚深,与刘墉同时代的著名书家王文冶对刘墉书法的认识就不同于翁方纲,他说:“石庵功力最深,极力追踪古人,不肯稍趋时径”④,张廷济曰:“元明以来,书家率被吴兴、华亭两家龙住,文清相国宗法魏晋,直欲抉破赵董藩篱,自是数百年一大宗匠。”⑤ 而刘墉自评亦是如此,“吾书以拙胜,颇谓远绍太傅(钟繇)”⑥,刘墉在学书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他刻苦钻研魏晋法书精妙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独出心裁,虽然刘墉书法在体态上给人以陌生感,但是仔细端详,却又笔法精严,这也就无怪乎翁方纲的误解了。

二、冥悟笔法,取其精华

刘墉有超越一般书家的领悟能力。他对于古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临帖是建立在这种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对于不同书家书法的临摹虽然不求形似,但是往往能够抓住各家的精髓,这是刘墉高出一般书家的地方。与翁方纲书法一味摹古讲求形似相比,刘墉的这种学术理念表现出更深的领悟参透能力。刘墉在《临颜真卿鹿脯帖识语》中说:“学颜书者,能得劲挺,不能得其虚婉,此帖宜细玩也。”⑦ 刘墉学颜鲁公书能够看到虚婉的一面,没有一定的参悟理解能力是不能及此的。郑孝胥在《海藏书法抉微》中说:“书法至鲁公一大变,顾其书拙重有余,秀丽不足……惟钱南园学之得其体……刘石庵学之得其韵,各有去取,均能避鲁公之失。”⑧ 刘墉学书能够独具慧眼,发现古人妙处,并且自觉避免古人的缺失,也即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刘墉学颜,是“得其虚婉”“得其韵”,这恐怕是一般书家所没有意料到的。不止如此,刘墉对苏轼的学习用的依然是这种方法,他评苏轼书法道:“坡公书极有旭素之意,而古淡过之,其根本从六朝来也。”⑨ “坡公此文载集中,此书冯氏刻其敷行,极奇逸,颇近六朝。”⑩

这两则识语渗透着刘墉对于苏轼书法的认识,在刘墉看来,苏轼书法在风格上“古淡”“奇逸”,在笔法上直接六朝。正是因为刘墉善于思考,冥悟笔法,因此他的许多见解从来不是人云亦云,颜真卿是以刚健雄风著称于世的,无人见其虚婉,苏轼是以“尚意”书风引领风流的,无人见其笔法,刘墉的认识和理解无疑是深刻的。他对于苏轼书法的临摹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刘墉学书思想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强调了思考、领悟的重要性。如果说没有思考而仅仅是重复手上的动作,那么最好也只能求得“形似”,而无法得其精髓。刘墉临帖不求形似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临东坡他所注重的是“古淡”“奇逸”,临颜真卿他所取的是“虚婉”和“韵”,正是因为这种认识境界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刘墉书法风格的形成。也只有这样,刘墉才敢有非常自信的说法——“不求形似”。

三、微变体式,食古而化

刘墉学书临帖有自觉的创新意识,能够食古而化,这是刘墉超越时人的关键。刘墉学古但不拘于古,他往往能够通过唐宋书家上溯东汉魏晋,刘墉有非常自觉的创新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他能够食古而化上。《曙海楼帖第一册识语》中刘墉就非常推崇苏轼这方面的才华,他说:“坡公此书奇逸,书法纵横豪宕,兼颜徐之长,又能独开异境,与古人通会,可谓神奇,非余子所及也。”{11}在这则识语中,刘墉评价苏轼一方面能够兼徐颜之长,另一方面也是刘墉最看重,那就是苏轼能够“独开异境,与古人通会”。刘墉推崇苏轼“独开异境”的魄力和胆识,表现出鲜明的创新意识。在《题南剑州延平阁识语》一则中他这样说:“君谟大字全效平原,未见脱化,坡公罗池庙碑化狞险为落,胜蔡公矣。”{12}在这则识语中刘墉提出了“脱化”二字。东坡与蔡襄都学颜真卿,蔡襄大字“全效平原”,是一个很好的临古者,但是“未能脱化”则显示了蔡襄在才气上的不足,相反,东坡则是“化狞险为落”。通过苏轼与蔡襄的对比,刘墉实际上表达了自己“食古而化”的学书思想。苏轼的“化狞险为落”正是“食古而化”的典范。

刘墉学书临古正是沿着苏轼的道路继续往前走的。因此如果说,苏轼是以一种师法兼超越的身份来对待颜真卿和魏晋先贤的话,那么刘墉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苏轼的。在《临东坡书养生论识语》中刘墉说:“东坡书《养生论》,以赠罗浮道师者,虽笔力横轶,但偏侧之势多耳,似学李北海者。”{13}他虽然推崇苏东坡,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对于苏轼的继承是批判性的。刘墉对于苏轼字体的“偏侧之势”,对于苏轼书法“左秀右枯”的弊端,都具有清醒的认识。苏轼结字宽扁,用墨浓,刘墉书法在用笔、用墨上以及古淡之趣上对于苏轼都有继承,但是,刘墉的字没有偏侧拘紧之势而是端庄持重,没有左秀右枯之感而是变化自然,苏轼的字折多转少,刘墉则是转多折少,苏轼的字多少有些纵横之气,而刘墉则多深厚沉静的气象。

刘墉对于苏轼的变革恐怕更重要的是在于执笔方式。历史上关于执笔的问题,苏轼和刘墉都是焦点人物,他们的执笔法往往被认为奇特或者神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墉之所以能够形成与苏轼不同的书法风貌,恐怕与二者的执笔方式不无关系。我们知道苏轼作书往往不能悬腕,所谓“腕著而笔卧”,这种执笔方法对于苏轼书法的欹侧之势、转折纵横之态、左秀右枯之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刘墉在用笔上对苏轼的继承和变革是刘墉学苏轼而能变古开新的关键原因。据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

忆余初识宁化伊墨卿绶太守于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睛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余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曰:“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端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研墨伸纸之役,至廿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曰;“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以太守之语,周曰;“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腕,其实非也。”及在都晤陈玉方侍御,侍御尤为诸城高第弟子,言所授之法与太守同,而侍御守其法不如太守之坚,故其书较胜。{14}

关于这段书坛公案,可疑之点甚多,而且难以考证。但是从刘墉与苏轼执笔方法的比较来看,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首先二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刘墉的龙睛法是“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这与苏轼的执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用三指执笔的倾向。所不同者在于,苏轼不能悬腕,腕成为一个不动的支点,执笔倾斜。而刘墉的执笔也是三指执笔,但是,刘墉可以悬腕,掌竖而不倾斜。故刘墉常常“自矜运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刘墉在写字的过程中以指转笔是很灵活的,以至于达到“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苏轼的“以手抵腕”肯定是无法这样灵活的,这恐怕也是苏轼书法折多转少的原因之一吧,刘墉这样的执笔方法使得刘书改变了“左秀右枯”以及字多欹侧的问题,一变而成“筋遥脉聚”,字形端庄,甚或有庙堂之气。

通过刘墉对于苏轼书法学习的探究,我们对于刘墉自觉的创新意识,“食古而化”的学书态度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关于这一点,清人张维屏说:“以愚见言之,当以王文安、刘文清为最。次则张文敏、陈香泉、汪退谷。然张、陈、汪皆不及王、刘之厚。王犹依傍古人,刘则厚而能脱,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15}刘墉一方面广泛临古,能入乎其中,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脱化”古人,“独开新境”,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这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相比而言,翁方纲潜心研习欧阳询《化度寺碑》,但是往往沉入其中,却难以自拔。与翁方纲学书临帖思想相比,刘墉显得更为高妙,也更富有创造性,当然这与刘墉的勤奋和悟性是分不开的。刘墉与翁方纲关于临书形似问题的讨论,包世臣有一段话可以作为一个总结,他说:“宛平书只是工匠之细者耳。于碑帖无不便搜默识,下笔必具其体势而笔法无闻。不止无一笔是自己也,诸城冥悟笔法而微变其体势,正是深入古人。”{16}包世臣对翁方纲或许有贬抑之嫌,但是对于刘墉学书“冥悟笔法,微变体势”的概括却是恰当公允的。

①③④⑤⑥{15}{16} (清)李放.皇清书史·卷二十[M].明文书局.

② (清)翁方纲.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M].沈津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0.

⑦⑨⑩{11}{12}{13} 张其凤编著.中国书法大全集·刘墉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1:239,238,238,238,237,238.

⑧ 崔尔平.明清书论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415.

{14}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清前期书论[M].桂第子译注.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443.

作 者:范作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刘墉苏轼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书法欣赏
刘墉测字劝降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