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构建对策

2013-04-29张婷婷庞雅莉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作用对策

张婷婷 庞雅莉

摘要: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显现,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也随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区域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对区域文化的需求两方面谈论了文化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并从诚信、能力导向、创新与创业意识、区域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文化环境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文化环境 区域创新系统 作用 对策

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诚信、包容、开放、公平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温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加快企业成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能活跃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还能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因此,区域文化在创新系统中虽然是的无形的,却起到其他任何有形资源和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文化作用的无形性,对经济效益的作用未能直接反应,表现隐蔽、模糊,往往不能受到足够重视。本论文将重点讨论文化坏境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对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良好文化环境提出对策建议。

一、区域文化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 区域文化的基本概念

孟召宜(2002)在《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精神财富创造的活动过程特征及其成果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特定地域内人们的意识、心理的自觉及不自觉的某种性格和特征。并且由于区域文化属于亚文化,也具有文化的普遍特征。表现一是时空上的传承性和兼容性,即一定地域内的文化继承及对其对外来文化的容纳;二是本质上的同化性,即不同地域环境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其他地域的经验方法在本地域无法实施或者效率低;三是内容上的可塑性及创新性,即区域文化通过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领域不断扩展,使本区域文化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同时,区域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因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途径各不相同,构成独树一帜的区域文化。

区域通过结合文化、经济和政治力量来构建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征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界定,而这一系列特征由一些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同时决定,此外这些特征通常是在特定的边界内才会一起出现。区域文化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一般紧密地连接着每个创新主体,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文化作为紧密连接每个创新主体的无形纽带,必定影响企业在区域中的实践,并在区域中形成有本区域特色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相关机构和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

林迎星(2006)在《区域创新优势》一书中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各创新活动主体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我国学者认为区域创新活动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主要功能则为:①整合区域创新要素;②激活中小企业;③发展高兴技术产业;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⑤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⑥推进制度与机制创新。而区域创新环境又分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区域创新硬环境主要包括:①一般基础设施和条件,如交通、通信、水电等。②创新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会议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区域创新软环境主要包括:①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如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水平、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法制观念、社会风气等,特别是创新意识、冒险精神、相互信任和容忍失败等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績效影响很大。②区域创新服务环境,主要指市场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创新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规范化程度和水平。③区域创新机制与宏观调控环境,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创新计划、创新政策、创新法律所形成的环境。本文所谈的文化环境,指的是区域创新软环境中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对区域文化的需求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各创新活动主体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其中每个因子都带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其特有的文化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及发展模式。因此,创新系统的成功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域文化,更需要与其特性及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文化。

首先,创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创新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而创新不仅是它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因此,要求系统的每个主体、成员都要善于接受新鲜思想和前沿知识,能够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而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有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其不断进步与变革。

其次,区域创新系统是以发挥主体创新功能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它需要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使知识流、信息流在系统内顺畅流通和高效运作。因此,具备良性的竞争意识、先进的思维模式等有助于企业创新、成长的文化内容是创新系统的必然需求。

再者,知识转移主要是指知识从供给者流到需求者的过程,它是区域创新系统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要素。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实现是建立在知识供求双方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然而,我国内产学研之间信息沟通不足,知识交流较少,三者间的相互信任度较低。不仅如此,产学研之间还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偏见,进一步阻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中介机构的诚信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需要建立起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区域文化。这要求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这是区域创新系统成功建立、高效率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间竞争合作、互相学习以及知识外溢中产生,不是单一的创新,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创新组合。区域文化主要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的文化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创新主体的各种创新机制,进而影响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及其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创新主体构成的一种创新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关系使得区域内知识和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扩散成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区域文化是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联系着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每一创新主体,影响着他们之间知识与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扩散,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发展。

1、增强创新主体互动,活跃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

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区域内组织机构的交互作用。区域内的规范、程序、惯例等制度设置经由一系列实践被区域创新系统接受后,能够促使组织机构和企业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文化,这对于促进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加快知识流动、降低交易成本等具有很大作用。从隐性知识角度来看,还可避免因缺乏共同社会文化基础而阻碍相关要素的关系发展与知识共享。Maskell(1998)等曾提出,区域文化环境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密切交流,推进在社会和地域上根植的交互式学习和持续创新,即影响了行为主体所能得到的知识的数量和多样性。Lundvall和Borrás(1997)也认为,创新区域系统中的主体间需要发展一种共同的理解和沟通模式以及信任关系,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系统内部组织机构在共同学习和相互作用中取得正的溢出效应。

2、促进区域资本积累,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

良好区域文化经过沉淀以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并对社会关系起到凝聚作用,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社会资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外相关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含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以取得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总和。通过发展这一社会关系能够从多种渠道实现创新系统内的合作,并能降低交易成本和创新不确定性,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新技术的产生,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3、促进区域资源整合,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

区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创新系统内的每个创新主体,并以这些创新主体为载体、中介,渗透到创新系统的各个环节,促进主体间融合互补与交流合作,降低协调成本,进而使整个系统的创新功能大于各个主体的功能之和。这种使系统内创新功能“1+1>2”的作用对于系统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区域文化通过整合资源、协调主体,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最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4、协调着系统中创新主体的活动和资源的配置

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能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中诚信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无论宏观调控机制还是市场机制,都无法解决创新活动主体在彼此合作、交流中的信任问题,阻碍了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影响知识流动及资源配置。信任机制通过区域文化、社会舆论发挥正面作用,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的主要对策

(一)塑造诚信的文化氛围

塑造诚信的区域文化,通过努力营造主体间的诚信习俗和文化认同,促进区域创新主体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实现合作与良性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诚信的建立能够促进地方特色企业群和组织的形成,进而增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意识,这也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此外,还需要强化中介机构诚信机制的建立。中介机构要致力于自身信誉体制的构建,摆脱外界组织机构的约束,保持自己在创新系统中的独立性与中立性,在创新系统中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中介职能。

(二)塑造包容的文化氛围

要塑造“鼓励冒险,包容失败”的区域文化,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既要积极吸引人才,也要包容人才流动,因为尖端技术会随着技术人才跳槽在企业间得到共享。人才流动率反映了发展环境的开放性,硅谷便是很好地例子。硅谷是世界上“跳槽率”最高的地区,硅谷的人才流动的比率是30%,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0%。适度的人才流动可以使企业增加活力,其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使得员工有更多机会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建立起广泛的人际网络。

要倡导在企业间发展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营造开放的商业环境,在激烈竞争下也共享公司机密以外的知识,降低社会获取知识、创新的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三)塑造能力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塑造以能力为导向的区域文化,形成种族、年龄、资历与经验均不决定人才是否获得工作机会和晋升职位的文化意识和规章制度,而应该实现工作能力决定工作机会与晋升职位。鼓励人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提供提升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机会、交流合作机会。此外,以能力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也为外地人才、移民人才、各层次人才构建了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增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吸引力。

(四)增强区域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强化创新意识

加强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交流是实现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要通过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非正式交流,提高員工间的知识、思想及情感的交流。首先,区域创新系统的管理部门要多组织各种类型、层次的研讨活动、知识讲座,倡导新文化新观念,鼓励变化与创新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其次,要重视为创新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机会,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培训活动,促进员工交流知识与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创新知识与技术。硅谷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集聚地区,它的优势在于它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换成科技创新的环境,即高技术创业企业的栖息地,但不能忽视背后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源泉,而环境是实现创新的助动力。因此,政府力量不能取代企业家的创造能力,创新更重要的是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质和文化。

(五)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和基层创造力

印度提若普尔创新型区域将小镇的传统针织产业发展到占全印度棉织品市场85%的全印度针织品加工和出口中心,它成功的关键在于以“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尊重群众选择,发挥基层创造力”为原则,培育区域网络,倡导弹性生产。充分利用了区域优势,为当地针织产业提供了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工艺及原材料,且以家庭作坊为主要单位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满足了弹性生产的要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

[1]薛捷.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2011,30(6):35—38

[2]梁宇,徐建中,赵忠伟.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制分析[J].现代科学管理,2011(1): 89—91

[3]王丹阳,张冰,王裕.区域文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 84—87

[4]林迎星.区域创新优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5]张艳,吴中,席俊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6(3):10-14

[6]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5):25—28

[7]王玉民.院所创新文化的特征与内容体系[J].科学对社会的影,1999(3):12-14

[8]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MASKELL,P,ESKEBINEN,H,HANNIBALSSON,I,eta.Competitiveness,Localised Learning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lisation and Prosperity in Small Open Economies [M].London/New York: Routlegde, 1998

[10]LUNDVALL B,BORRAS S.The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Policy[R].Report from DG XII,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1997:34-39

作者简介:张婷婷(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作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佛教三大信仰群体与中国文化环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