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2013-04-29李维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脉压高血压

李维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共353例,按脉压PP≤60mmHg,6080mmHg分为3个组。统计单纯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的在不同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 单纯CI121例(占总例数3428%),单纯CH23(占总例数652%),HF12(占总例数372%),SAH3例(占总例数085%),AMI20例(占总例数567%),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58例(占总例数1643%)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随PP水平的增大而增高。PP>6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7O%以上。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PP的增大而增高。

【关键词】 高血压;脉压;心脑血管事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57-01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其最大的危害是损伤靶器官,高血压老年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脉压(PP)亦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1]。本研究通过对323例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死(CI)、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的分析,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PP水平与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的关系。为积极防治不良心血管事件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区江滨医院心内科、神经科EH老年高血压患者共353例。其中男189例(5354%),女164例(4646%)。年龄65-89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风心、甲亢、重度贫血等影响脉压的疾病。

12 高血压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HF和AMI的诊断根据《内科学》第7版相关的诊断标准,CH、CI和SAH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颅脑CT或MRI诊断。

13 血压测量 入院72小时内行24小时动态血压(AMBP),在计算机自动统计得出的参数中取24h平均收缩压(24hMSBP)和24h平均舒张压(24hMDBP),然后将24h平均收缩压减去24h平均舒张压,得出24h平均脉压(24hMPP)。按24h平均脉压PP≤60mmHg,6080mmHg分为3个组。

14 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5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237例,占总例数6714%,其中,单纯CI121例(占总例数3428%),单纯CH23(占总例数652%),HF12(占总例数372%),SAH3例(占总例数085%),AMI20例(占总例数567%),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58例(占总例数1643%)。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老年人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研究表明,脉压增大与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脉压差升高是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高危的一个标志,脉压的预测作用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反映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标,脉压差增大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2],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预后相关[3]。ESH/ESC2007指南也特别提出对于年龄>55岁的患者,只有低脉压,才能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4]。

31 脉压升高脑卒中发生率升高 宽PP对血管反复的牵拉、扩张可加强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使平滑肌的生长,从而引起颅内、外的血管的重塑,包括血管壁纤维化、中层平滑肌坏死、弹性纤维断裂、钙化和动脉壁内大分子弥散,使得动脉逐渐形成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和脑动脉硬化,造成无症状性缺血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损害。PP增大导致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管壁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继发出血。

32 脉压升高心肌梗死及心衰的发生率升高 PP增大改变了冠状动脉血流的灌注和分布;降低应急状态冠状动脉灌注储备;加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壁的损害,易使内膜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发生,动脉硬化引起PP升高可直接增加心脏收缩期心室负荷。心脏收缩时前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收缩做功增加,心横纹肌纤维增粗、拉长、耗氧增加,长期作用是引起左室结构重塑的主要原因[5],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脉压差可作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本文系采用24hABPM测量PP,避免了偶测血压所致PP的不足,更能较准确地反映血压的变化情况。本文显示,随着PP升高,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增多,PP>6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70%以上,在PP>80mmHg组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了100%,其中1/3的病人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以CI、CH最多,AMI次之,HF排第3位,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研究还显示随着PP增大,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其中脑梗塞、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事件在不同PP水平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提示随着PP的升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和多种心血管事件并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PP的增加是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高危的一个指标,随着PP的增大,常提示预后不良,由此可以通过对大规模的人群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干预。并将脉压作为治疗靶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相关药物控制血压,适当降低脉压。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早期逆转或延缓靶器官的损害,改善高血压并发症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Viazzi F,Leoncini G,Parodi D,et a1Pulse pressure and subclinieal cardiovascular damage in primary hypertension[J]Nephrology Dial Tranplant,2002,17(10):1779-1785

[2] Benetos A,Satar ME,Rudinichi A,et alPulse pressure:oppredictor of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France male population[J]Hypertension,1997,30(6):1410-1415

[3] 王剑利,吴寿岭,李善廷,等脉压与心脏性猝死风险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159-3160

[4] 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ezak A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 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 diology(ESC)[J]JHypertens,2007,25(3):1105-1117

[5] KotsisV,Stabouli S,Toum anidis SObesity and daytime pulse pressure are predictor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true normotensive individuals[J]joum al of hypertension,2010,28(5):1065-1073

[6] Van Bortel L M,Struijker Boudier H A,Safar M EPulse pressure,arterial stiffness and drug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0,38(4):914

猜你喜欢

脉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脉压差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