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创新模式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2013-04-29上官嫚嫚
摘要: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及社会学科等诸多领域。近几年,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化,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旨在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在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项目化 创新 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如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各专业院校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现状,设计教育界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但由于种种制约,并未取得较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创新意识 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惯性意识,即教师讲的、教材写的都是准确无误的,缺乏对知识的实践体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缺乏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是知识型的,而并非创新实用型的。
2.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 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协调。目前,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迅猛增多,缺乏对教育模式的正确定位、缺乏对艺术设计教育实用性的认识和把握,导致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有所脱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社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历练才能适应。随着社会发展,相关企业对设计师设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的任务也就更加紧迫和艰巨,促进我们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3.实践教学资源平台不足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关注教学资源、硬件设备、师资、环境空间还远远不够,而是应该把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校内外资源整合、地方产业背景、特色研究等方面提升到一定高度来认识。增加对外交流与项目合作的机会,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虚拟课题练习为实践真题。通过真实的项目训练,使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迈向更高的层次。
4.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人员,也是一个专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专业教学的需求。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设计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缺乏对市场的足够认识。他们虽然有着良好的学历背景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但是对于社会实践中市场化的商业行为却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这一现状使得学生的学习仍停留在以教材和教师为主的层面上,学习内容并不能够通过实践得到更好的检验,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对实践能力的更高要求。
二、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形势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1.复合型 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其自身的专业特殊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即不仅要熟悉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市场有一定了解,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是和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大量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的设计类复合型人才,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主,与实践脱节,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2.系统性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及社会学科等诸多领域。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需要重点思考,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既具备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对艺术设计的相关学科知识也有所涉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创新性 “创新源于实践”,特别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尤其重要。通过市场对当前和未来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细致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让实践教学成为创新的摇篮。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是解决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内容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参与实践项目的重要平台。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化”的教学改革为手段,推进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建设。对于艺术设计这一应用性、创造性较强的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1.“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项目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背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实践项目为指导方针,树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优势体现在: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将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课程教学和实践项目相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设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并通过这一实践过程将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设计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职业化的工作体验,同事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角色、积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项目课程内容的确定。实践项目内容的选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积极寻找相关行业企业较为系统化的实践设计项目;二是针对设计专业职业岗位的特性,将企业真实项目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模拟项目;三是以各类专业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参赛项目。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无论哪一种方式,学生所接受到的都是真实的项目训练,都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专业知识。
(2)项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项目内容确定之后,组织开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是衡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据。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项目来源的有力保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该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论证、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项目的实施顺利进行。
项目课程的组织可以不局限于常规的教学班级,学生按照实践项目的特色、自身的专业特长以及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某个项目。在企业中,设计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团队通力合作的结果,团队精神充分反映了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能力与素质。在教学管理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通过一系列实践项目活动,使学生在各方面团结起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3)项目课程的评定与实施效果。项目评定与实施效果的检验也是项目化模式的一部分。评定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团队互评与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评要求学生明确在项目中做什么、怎么做、收获什么,从中感受自身能力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客观地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日后进行项目实施时改进和提高。除了自评之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秉承团队协作、共同探索、相互促进的原则,组织学生进行各小组之间的互评、互助、互学。针对别人提交的设计作品,既要善于发现优点与长处,又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实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工作态度、团队意识等方面给出公正公平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项目化模式的开展,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超越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起与实际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实现与从校园到岗位的无缝对接,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真正达到为企业输送专业优秀人才的目的。
3.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类院校实践创新的一个全局性课题。在“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动、教师与学生活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的开放式多样化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将参与实践项目作为获得知识的途径,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和精神的重要途径。根据专业特色来构建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项目化”创新模式为载体,逐步推进实践教学,形成复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的设计教育新格局,转变普及化的教育模式为实用型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有用人才。
作者:上官嫚嫚,文学硕士,嘉兴学院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及其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