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南两夹弦的音乐形态探究

2013-04-29李美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9期

摘要:两夹弦是鲁西南传统戏剧剧种之一,是在曲艺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经过200余年的衍化发展,两夹弦目前已成为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板式系列和一批曲牌唱腔的板式变化体剧种,并在2008年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围绕两夹弦的唱腔板式、声腔唱法、唱词句式、唱词用韵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究两夹弦本体的音乐形态。

关键词:两夹弦 唱腔板式 声腔唱法 唱词句式 唱词用韵

两夹弦是稀有剧种,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等地,音乐丰富多彩,唱腔清新活泼、委婉抒情。两夹弦的音乐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简到丰的发展过程:开始只是一种农民在闲暇时自娱自乐的民间演唱形式,由一人清唱逐渐发展到二人对唱,由演唱形式的叙事体过渡到有人物、有情节、有表演的戏曲化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民歌、曲艺和戏曲中的部分曲调和表现手法,使两夹弦音乐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一、唱腔板式

两夹弦唱腔由板腔体和联曲体组成,称之为“综合体”。主要采用板腔体,板眼、节奏、速度变化较复杂,联曲体的曲牌只起辅助作用,它是吸收民歌和其他地方戏曲曲牌并经过加工而成,富有鲜明的两夹弦特色,现已成为专用曲牌。

两夹弦板腔体是以一种或数种腔调为基调,通过反复变化板式、速度、节奏、旋律、调式、调性等多种手法创造与发展的,它用于刻画不同人物性格、适应不同性别年龄、表现不同思想感情、表达不同唱词内容情节、完成突出戏曲矛盾冲突等的各项任务。

两夹弦的板腔有[大板][北词][娃娃]三种主要唱腔,另外还有[山坡羊][捻子][赞子][砍头撅][二板][三板][栽板]和[哭迷子]等,它们各自分别发展创造各种不同名目的板腔。前者是两夹弦的主要唱腔,后者或由曲牌体的民间歌曲演化而成,或从其他剧种吸收而来(吸取的山东梆子、柳子戏的板头加以改革的山坡羊、捻子、栽板、哭迷子等)。这些板头使两夹弦的音乐艺术更趋丰富、优美,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唱腔音乐体系。同时,两夹弦的唱腔并不拘泥于一式,它总是以剧情来引导唱腔,又以唱腔来配合剧情,让观众充分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由于两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亮丽、委婉、抒情的唱腔特色,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

二、声腔唱法

两夹弦的声腔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深为人们喜爱。两夹弦戏曲的传统习惯是唱功重于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戏剧布局的核心,唱腔的设计与安排关系着全剧音乐的统一与完整。唱腔讲究口齿清楚,字正腔圆,行腔悠扬,自然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悲不伤美,怒不伤雅。

两夹弦的演唱技法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两夹弦声腔特色;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初期,生、旦角都用大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都用二本腔(假嗓)演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两夹弦已基本形成了板式化唱腔。由于较多的女演员登台演出,角色行当齐全,音乐、唱腔基本形成,唱腔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的用假嗓,只有红脸用二本腔演唱。不仅使唱腔的调子逐渐升高,音域不断扩大,旋律更加优美动听,而且开始有了不同行当的分腔。从这一时期开始,两夹弦唱腔就基本固定下来:清新活泼、委婉抒情,行腔多用鼻音,“哼”得特别悦耳中听。鲁西南流行的谚语“撕绫罗,打茶盅,比不上两夹弦一声哼”、“听了两夹弦的哼,不穿棉袄暖三冬”足以说明这一点。

两夹弦的演唱方法包括生、旦、脸子、丑四大行当,都是以真声(大本嗓)、假声(二本嗓)结合运用的。并以“本嗓吐字、假声拖腔”为宗旨,就是每一句唱腔开始用大本嗓,结尾用二本嗓,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两夹弦声腔色。还可称为“自真腔假”,唱出来的词清新明朗,持续音柔和秀丽。老艺人给这种方法取名叫“老(指真声)配少(指假声),又叫“大口(真声)、小腔(假声)”。这类唱法多为花旦常用,尾部真假声衔接音程为六度、七度、五度的情况,有时它的旋律跳动很大,一般真假声转换时约有十度之差,十二度者亦常见,有时竟达十八度之多。

两夹弦的唱腔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和帮腔三种形式:独唱,用大段的独唱形式来表白身世、述说情景、交代情节以及表现人物处于复杂矛盾中的思想感情;对唱,在传统剧目里也常用二人对口唱的形式来表现细腻、活泼、愉快的情节,或激烈的辩论以及争吵的场面;帮腔,即一唱众和,它有助于渲染和烘托剧情的气氛,使人感到新颖,浑厚,别具一格。

两夹弦的唱腔就其腔调而言,主要分为板类腔调和娃娃腔调两种类别,此外,还有部分曲牌小调在其中穿插使用。有自己独创的三十余个曲牌,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唱腔音乐体系。同时,其唱腔并不拘泥于一式,它总是以剧情来引导唱腔,又以唱腔来配合剧情,让观众充分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三、唱词句式

两夹弦的唱词基本句式是以上下对偶句为基础,经过无数次的重叠反复组成。它的字数和句法两个部分,以十字句、七字句、五子句、三字句为基本句式,以字句的多少来变化句式,句法根据句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富有特色的几种句式形式有:

1.五字句:一般为“二、三”排列,主要用于[砍头撅]唱腔中,例如《站花墙》中赵美荣所唱的一段唱词就属于五字句。由于[砍头撅]的唱腔是以四个五字句为一段落进行反复,所以,也有人将这种格式的唱词看成是“五、五”分逗的十字句。

2.垛句:这是在上下旬式基础上衍化出的一种唱词格式。这种唱词富有变化,句子长短不等,但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唱词的内在节奏轻巧灵活,格律别致风趣,为唱腔内部的旋律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两夹弦唱词简洁洗练、通俗易懂,有浓厚的泥土芳香。它不像昆曲、京剧的唱词那样高雅,而是以农民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民间艺人和文学家的加工,剔除其庸俗低级的成分,提炼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生动活泼的语汇,形成自己的乡土色彩和健康清新的语言风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拴娃娃》:“昨天会首把我请,娃娃庙墙来作画,东墙麒麟来送子,西墙天仙抱娃娃,正面画上百子图,一群小孩笑哈哈,这边画七子八婿来上寿,那边画五子登科显荣华……主意拿定忙下手,手握笔杆东墙画。”像上述唱词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出门见山、层次分明,而且妇孺皆懂,演员易学易唱,观众爱听易记。

四、唱词用韵

两夹弦所用的语言为鲁西南地区的方言,语言音韵属于北方话区域,北方话语言系统比较简单,与普通话相比,声韵基本相同,但其四声调值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平分阴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等,语汇称谓不尽相同。由于两夹弦是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而成,所以它的唱词仍保留着鲜明的民间色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两夹弦的唱词用韵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表式:

一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的上下旬式,韵脚为上仄下平,下旬押韵。在这种上下旬结构的形式中,亦有一种字数多少变化不定的长短句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的唱词,虽仍为上下旬体,但句子的排比罗列、韵脚的要求等都不太严格,垛句上下的呼应也不一定对称。

另一种结构形式是“三、三、二”结构的[娃娃]句体。这种词格,除第四句和第七句跳韵外,其余各名均为同一韵脚。第三句为“平、平、仄”,中间三句为“仄、平、仄”,最后两句为“仄、平”。在实际应用中,对此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两夹弦剧种经师徒口口相传,至今已有八代。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所以又是研究方言、民间文学、民俗等学科不可取代的活体标本。

总之,两夹弦深深植根于民间,是农民艺术的典型代表,它在唱腔板式、声腔唱法、唱词句式、唱词用韵等音乐形态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两夹弦在菏泽及周边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是菏泽人民性格特质的艺术反映和折射。两夹弦剧种的特性使得它特别适合表现农村题材,这对于社会发展,寓教于乐,塑造人的真善美,弘扬民族气节和优秀文化,发展地域经济都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赵璧,纪根垠主编,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2]尼树仁,两夹弦唱腔音乐初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潘东升,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戏剧卷·两夹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4]牛玉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M],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

[5]靳晓莉,鲁西南传统戏剧“两夹弦之文化探源”[J],艺术评论,2011(9).

[6]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中国戏剧年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作者:李美丽,硕士,菏泽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