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之我见
2013-04-29叶璐
叶璐
摘要:歌唱是艺术的语言,每首声乐作品都程度不同地抒发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正确的范唱、讲解以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 ,引导学生有表现力地歌唱。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和发音、吐字、咬字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使学生从内容到形式上全面地把握声乐作品。
关键词:歌唱教学;情感体验;个性创造;歌唱技能
歌唱是一门艺术,每首声乐作品都程度不同地抒发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正确的范唱、讲解以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引导学生有表现力地歌唱。学校音乐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若想真正让音乐散发出这种强大而独特的魅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并达到音乐的目标。
一、 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及师生互动
1. 课堂教学是情感共鸣的场所,应巧妙运用语调,创设歌曲意境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意境入手,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调,通过范唱来传递音乐表现的情感,通过课前的备课,将形象、准确、富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带入作品中,使学生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这种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创设歌曲的意境,将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在教学实习中,我有深刻的体会。我的教学内容是《牧歌》,我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上。首先我运用多媒体投影机放出一幅画,这幅画上是一个美丽的大草原,于是我让学生看了这幅画后各自谈谈看到画面能联想到什么,紧接着我放小提琴演奏的《牧歌》让学生闭目静静地聆听,想象自己走在大草原里的感觉,这时我轻声地伴着旋律读了一遍歌词,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接着再把歌词投放出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也伴着旋律读一读歌词,自己去体会音乐中的意境。接着我把歌词配上音乐范唱一遍,让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去抒发自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的,最后让学生带着对作品意境的初步理解进入到学唱曲谱的过程中去。
2. 运用特别的形式与学生共同了解音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与他们一起聊天,了解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化课堂气氛的枯燥为有趣,而不是一堂课下来只有教师在一味地灌输,学生成了听众。例如在学习《长城谣》这首歌时,可以先放一段现在比较流行的电视剧《亮剑》给学生看,看完以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再切入到今天的内容《长城谣》中,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通过歌词让学生谈谈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时我以游戏比赛形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谈谈歌词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学唱曲谱,等学生都学会这首歌后,我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几个同学穿上红军衣服,几个同学穿上敌人的衣服,剩下同学做百姓,一起来通过表演演唱这首歌,实际感受下这种气氛,这种既是一种游戏,又是启发、挖掘学生个性的表现。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启发性,要在讨论环节提问以启发学生动脑筋,不要否定学生的一些奇特想法等,以免打击、挫伤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善于运用无声的语言
无声语言是负载情感的大力士,它能载动有声语言载不动的容量。音乐中的无声语言即是体态语言,它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肢体律动及表演等。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体态语言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中各要素的运动形式,进而能更好的诠释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结构美、韵味美等,使音乐语言更生动、形象并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做到无声语言的运用,首先教师要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等方面有一个深度的了解后,通过自己边唱边作动作,运用体态语言去渲染气氛、打动学生,并且根据音乐的情感发展而不断地用表情对学生进行暗示。然后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体动作将会更加完美地将歌曲演唱表现得淋漓尽致,运用肢体语言的表现除了能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情绪及风格特点。
二、 正确指导学生在歌唱方面的技能训练
1. 歌唱的姿势
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歌唱时,身体各部分要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因此,歌唱的姿势对歌唱者非常重要。一般唱歌时要确保身体处于自然的站立,两脚略分开,头正,目光平视,两手自然下垂,小腹微收,另外脸部表情要自然,也可根据歌曲内容而富于自然的表情,精神饱满。而歌唱时若要加入身体动作,则遵循自然大方,有利于身体处于适合歌唱的最佳状态即可。
2. 歌唱的呼吸方法
当前歌唱呼吸在教学中常见的是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空气从口鼻进入肺部,胸腔随之而挺起,而腹腔则相应地扩张,但腹部不要过于突起,自然即可,颈部肌肉自然放松,不要抬肩膀。歌唱呼吸是否正确运用,将直接对歌唱的音色、音准等造成影响。教学中我也遇到类似问题,有时讲解及示范学生并不能马上体会到,于是只能长期地去训练学生,我叫学生用 “打哈欠”的动作去体会,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歌唱呼吸练习。而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常会出现唱不够拍、唱高音吃力、唱不准等情况都是因为气息的支持与呼吸方法的运用不好的缘故,所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的呼吸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训练环节。加强训练方法的娱乐性,通过简单的游戏来让学生进行呼吸练,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
3. 歌唱的发声方法
首先,发声部位要适度的放松;其次要打开口腔。①上、下腭同时打开,上颚向上抬起,下巴自然放松。②口腔后部喉咙打开。③口腔的外部动作(口形)应以“竖开口”为好。记得课堂上无论我怎么强调和示范,许多学生都不能完全做到,课后我反思了许久。这种讲解示范的方法学生不能直接的领会,于是第二次课上,我让每个学生都握起右手拳头,放到嘴边模仿“咬苹果”的感觉,这时再叫学生进行发声唱歌时,很自然许多学生都能直接理解发声方法,我想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讲解了。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作为教师应该正确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音域,发声和歌唱时,要在学生能够自然唱出的实际音域范围之内,最好先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暂时不要马上要求扩展音域和音量,切忌一些学生的大喊大叫,乱用嗓子的行为。
4. 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
歌唱是音乐和语言的完美结合。歌唱中咬字、吐字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以词传情,以字带声的问题。咬字是指按照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发音部位,即咬准字头。然后把握好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把歌词唱得清楚不含糊。而吐字则是要找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四呼”(开、齐、撮、合)的口形加以延长,然后归韵。现在的一些流行音乐不断发展,不少歌手在咬字上常常表现出对歌词演唱的独特含糊,学生也特别喜欢效仿,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传统的声乐演唱方法来歌唱,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玩一玩绕口令等游戏,也可以通过歌曲选段来进行练习节奏较密、速度较的歌曲片段作为学生咬字的训练。练习时许多学生的咬字缺点都暴露出来,常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是这些学生为了不被同学嘲笑就会去认真地改正,教学过程中多数问题都出现在咬字方面,因此课下我也会和学生玩玩绕口令的游戏。
歌唱的技能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必要不可少的训练环节。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或是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训练是值得重视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反复练习的过程。
歌唱技巧的正确使用是歌唱教学中的基础,同时要着重于做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歌曲的情感。歌曲情境的创设是启迪学生兴趣的钥匙,把学生引入于歌曲的环境氛围中,深入歌曲的情绪。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歌唱,是通过歌唱的形式讲述歌曲的思想,促使学生对歌曲有新的领悟和认识。在歌唱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开动思维,这是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教师对歌曲的讲解是达到艺术感染的关键。在课堂中进行游戏讨论形式对歌曲进行分析,谈谈各自对歌曲的理解,可将教学推向高潮。最后引导学生“再创作”是艺术感染的升华,可以让学生通过演唱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等更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对音乐的学习和歌唱,就是对音乐艺术的汲取,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开展中需要老师科学、合理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引导,学会在音乐中抒发自我的情感,将音乐和身心紧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邵祖亮. 中学音乐教学法.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陈泓茹. 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剑飞. 音乐心育艺术.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