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生活“无言书”
2013-04-29兰兴滨
兰兴滨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脱“机械性”向思考生活、表达生活和提炼生活的目标发展。
一、立足生活、反映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小学作文写作必须立足于生活本身,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锤炼,才能使文章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有情趣。小学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生活的本质,进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所看到的生活。
如我校学习开展红领巾爱心跳蚤市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构思,自己的方法去吸引顾客,让他们自己去作一名售货员向小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活动后,“爱心小分队”代表牵手来到身患地中海贫血症6岁小女孩苏文蔷的家中,将本次义卖活动善款4600元捐予“小文蔷”。接下来,我以本次义卖活动为主题命题作文,同学们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不但很翔实的记述了本次活动过程,而且也写出了小作者们自己对活动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们在一系列典型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用自己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反映自己眼中的生活和思考,提高了对习作的乐趣。
二、提炼生活、超越生活
亦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留心自己的生活”就是要留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活动等,留心自己周围的人、物、事。只有对生活真正留心了、用心了,生活才会充实,才有深度。比如一篇精彩的学生习作这样写道,星期六上午,我帮妈妈去买菜,还没到摊前,我便被一整批的水珠甩到面前吓了一跳,止步一看,原来前面不远处一位大嫂手抓一把空心菜,摆开架势,那个甩呀甩,差点甩到我的白裙子上。暗自庆幸时,忽然又“一行白鹭上青天”,原来大嫂的旁边一个约摸十八九岁的大男孩在买一把青菜,他弯下腰抓住青菜用力一甩,菜叶上的水一溜烟跑到我的裙子上、腿上,我一下火了,不顾淑女风度破口大骂起来,男孩自知理亏,付钱后悻悻地走了。回家路上,我寻思着,人家一斤青菜卖给你一块五,你计算着挺贵的,可农民伯伯们头顶烈日面朝黄土一滴汗水摔八瓣儿,要种出这么一把青菜来,留了多少汗水,劳作了多长时日啊!而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不喷点儿水,娇滴滴的嫩芽儿经得住这倾泻而下的骄阳烈日吗?要是蔫了,你还肯要它吗?要是枯了萎了,你买回家往锅里加点水煮了,吃了能不塞牙吗?这么算来,卖菜大婶洒点水也是为了顾客着想啊!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炼生活,让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亮点,有所为而作、有所欲而作、有目的而作,体会生活、感悟生活、融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旁观者,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三、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也是一切快乐的源泉,脱离了生活,没有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活也变得单调乏味。现实中也可看到,无论悲剧也好,喜剧也好,总会有人能在其中找到灵魂的交叉点,触动内心最隐秘的情弦,达成共鸣。语文教育本身并不是机械的传播语文学习方法和经验,更重要是,关注和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精神状态。习作是小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体会生活,整理生活中经验的东西并指导生活的理性表达方式。我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布置学生开展各种生活体验活动,要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多接触社会。有的学生从菜农身上看到了劳动者朴实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从身边的人由于赌博而使家境变得一贫如洗,体会到赌博的危害;有的学生从观察梅花得出了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才会有芬芳,生活也亦然的道理;有的学生从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中,懂得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可谓入脑入心;有的学生助人为乐,当赞许和表扬在自己身上得到时,才真的体会到了雷锋为什么受人尊敬。因此透过学生习作“窥一斑可知全豹”,便能准确的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和价值观追求,进而采取鼓励或矫正措施,正确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好的文章必然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只有小学生真情的流露才能让他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学会生活并享受生活。作为语文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指导他们把自己的见闻和真实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促使他们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李旭明:《真实表达——小学作文教学的出路》[J],《语文学刊》2008(04)。
(作者单位: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