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思,追求实效

2013-04-29袁建芬

考试周刊 2013年69期
关键词:反思习惯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教学

袁建芬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在反思中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和在反思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反思 数学知识内化 反思习惯 思维品质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更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经验的反思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所以,教师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一、在反思中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

1.创设情境,激发内需。

有积极情绪支持的反思过程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敢于质疑。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一只红蚂蚁和一只黄蚂蚁围着方形和圆形花园比赛,方形花园的边长和圆形花园的直径等长。两只蚂蚁的速度相同,哪只蚂蚁先回到出发点呢?学生的求知欲由此被激发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判断、分析之后,学生寻求到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体验成功,适时鼓励。

在引导学生反思时,如每次都只是简单地做个形式,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反思的时候,给予其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激励。如,表扬思考认真的同学;奖励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或得出更好方法的同学,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教学场景,学生兴趣很高。但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认识很模糊。有个学生竟然问:“老师,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呢?”于是我就让学生反思拼搭的过程,结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反思得出了结论,由此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时我对学生的探究与反思给予了及时肯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反思热情,使学生乐于反思,反思意识更强。

3.因疑设疑,扶放结合。

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对于学生的质疑不回避、不应付或置之不理,要让学生遇疑不慌、处疑不惊。教师要因疑引疑、设疑质疑,半扶半放、扶放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在反思中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反思。首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如果不及时反思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从而失去宝贵的训练思想方法的机会,失去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这是教学上的一种浪费。其次要注意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反思。比如学习方面,在课始,让学生根据课题,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进行反思;课中,让学生针对每一个环节及时进行反思;进入课的尾声时,让学生反思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等。当学生做错题目时,让其反思过程中的哪一步出了问题,需怎样改正,等等。除了学习方面,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比如,睡前反思一下自己当天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注意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反思,使其尽快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在反思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独创性;而有的学生思维速度很慢、思路狭窄、看问题片面简单,这就是思维品质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需要培养,而培养思维品质的途径就是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反思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对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严谨性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学生思考问题便能符合逻辑、严密、准确。

1.比较异同。

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并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知道怎样做,而且懂得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发展。

如我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完成48×125,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解法:

(1)(50-2)×125=50×125-2×125=6250-250=6000

(2)(40+8)×125=40×125+8×125=5000+1000=6000

(3)6×8×125=6×(8×125)=6×1000=6000

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从所得到的结果与解题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学生发现给“48”拆数后再根据定律改写算式,计算的每一步结果都能凑整,而且125与8凑千最方便。在呈现各种解法的时候,教师不急于下定论,让学生自己去比较,自己去发现。学生经历了一个对自己认知的再认知过程,最后恍然大悟,得出最佳解法。学生在体验、感悟和反思中掌握了其中的内在规律,理解也更深刻。

2.留有空白。

僅有知识的简单积累并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内化,要适当留下“空白”,让学生反思。例《角的分类》教学中,学生经过学习交流得出了角的分类表。在这张表中两边都空着,在周角与平角之间也空着,空白之处让人去体验,去感悟,去揣摩,这激起了学生深入地反思:比锐角还小的角有吗?比周角大的角有吗?比平角大而比周角小的角叫什么角?更有学生通过反思发出感慨:我们所学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真是学无止境。

3.集体反思。

在一次分组测量并计算中队旗的面积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得到了多种解决方案。接着,教师说:“比较一下我们刚才找到的求中队旗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在活动的结尾设计了一个“点睛之笔”,提问:“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的活动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研讨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如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计算就是运用“剪”“移”“拼”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合作中合理分工的优点、测量中方法的优劣、从同学中获得解决新知识的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显示了良好的反思能力。

总之,反思不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重要的是它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性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会思维的灵敏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反思习惯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策略
反思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习惯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