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心路初探

2013-04-29卢奂帆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研组理论

卢奂帆

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通常会采取这样的举措,如一周要读多少篇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写多少篇读书心得,一个学期要听多少节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然而,欲速则不达,效果并不好。

司马迁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里的“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把目的暂时搁置起来,先解决手段的问题,如我们要过河,得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怎样才能做到“退”呢?

一、自觉提升理论水平是前提条件

教师的知识库里必须有一定量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样才能转变观念,提升道德水准,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关键在于教师能自觉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可以制定教师学习进修奖励机制,给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全校上下掀起学习的热潮,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要转变专业成长的方式,由“要我成长”向“我要成长”转变,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经常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专题讲座等,组织教师学习、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系统地接受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们的教育思想的熏陶,领会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开展教育科研是关键因素

在教学中开展教研教改,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光学生受益,教师群体也会得到优化。培养学生面向新世纪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把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提升并定位到研究者上。为实现这一转变,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手段之一。我们只有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出发,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而研究,才能去掉教科研工作的神秘感,使教师们走近教科研,喜欢教科研,投身教科研,强化教研组的工作职能。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时,我们要体现教研组研究的课题的特色,要求教师紧贴课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校本化培训是教师职后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我们可以以课题为模式,或以网络为模式,采用个性培训、自选式培训、问题研讨性培训和实践性培训等方式,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又兼顾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使教师之间的合作空间得到拓展。

三、开拓学习渠道是必经之路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关键在于学习,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不断地充实自己。在业务学习中,除学习书本的理论外,教师还应注重注入有利于打破常规的思想,侧重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收集信息、实地调研、实证性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技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研究。如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呼唤学习型教师。不断地学习,给了教师教育理论的指导,丰富了教学经验。“学习型”意味着学习、思考、吸收、内化,没有这个过程,学习只是单一的信息相加,而没有转化成素养。老师们不应只是做学习笔记,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时地记心得体会,养成习惯。

四、笔耕不辍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但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智慧,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

1.教学反思

教学无论成功与否,教师们都会有所悟, 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才能在今后扬长避短。

2.教育机智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达到最佳的教学组织状态,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机智。如果课堂上出现了偶发事件,教师要临变不慌,尽量冷处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过激的情绪,并且运用机智的语言或措施化解矛盾。教师如果将这些机智的语言或措施及时记录下来,那将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能为自己或同行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借鉴与指导。

3.写教学论文

这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论文和科研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广大教师无论参加何种规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最后都要以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借鉴。

总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于功利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引导教师“退而结网”,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使内部的力量迸发出来,使一批批新时代的教师脱颖而出,使基础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研组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